从东晋的北伐中原,看''攘外必先安内''合理性和必要性( 四 )


从东晋的北伐中原,看''攘外必先安内''合理性和必要性
文章插图
383年5月,荆州刺史桓冲为缓解前秦威胁东晋的局面,亲自带兵北伐,他分兵三路,自己进攻襄阳,两位部将分别进攻涪城和武当。前秦王苻坚随即派军队增援襄阳、涪城和武当,桓冲见状,在没有多大损失的情况下很快撤兵。前秦王苻坚随后动员全国的力量企图一举灭掉东晋,百万大军在淝水被谢玄的几万人马击败,这场败仗使前秦走向崩溃分裂,继之以凉,燕再次兴起。东晋的形势随之转危为安。在执政谢安的主导下,东晋于384年对已经分裂的前秦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企图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还于旧都。西路军由荆州刺史桓冲指挥,东路军由兖州刺史谢玄指挥。谢玄以刘牢之为前队,接连收复兖州、青州、冀州。385年,刘牢之深入冀州,联合前秦对抗后燕,进入燕京邺城,河北眼看即被光复。但是,朝廷却召回了谢玄和刘牢之,原因简单怕,担心谢玄家族功高震主,无法控制。为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猜忌,在北伐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解除了谢安、谢玄、刘牢之的权利,北伐成果又被朝廷葬送。
从东晋的北伐中原,看''攘外必先安内''合理性和必要性
文章插图
6,四十三年,望中原犹记,峰火扬州路,可堪回首?刘裕北伐,充实压服朝中异己势力之后,取得一定效果,他因此抛弃了晋朝,建立了刘宋王朝405年,刘裕平定桓玄之乱,成为东晋的实际掌权者宋公,开始长达二十余年的摄政。409年,南燕帝慕容超进犯东晋,刘裕率兵北伐南燕。刘裕在410年攻克广固,生擒慕容超,灭亡了南燕,收复了山东地区。416年,刘裕率军北伐后秦,收复河南。417年,刘裕大败救援后秦的北魏军,进而攻克后秦都城长安,生擒后秦帝姚泓,灭亡了后秦,收复了关中。刘裕从关中退兵后,派儿子刘义真镇守长安,并让王修、王镇恶、沈田子、毛德祖、傅弘之等经验丰富的将领辅佐刘义真。然而,留守长安的诸将并不和睦,418年,王镇恶、沈田子、王修接连在内讧中被诛杀。夏王赫连勃勃趁机进攻关中,击败晋军,刘义真放弃长安而撤军东走,关中于是被赫连勃勃吞并。
从东晋的北伐中原,看''攘外必先安内''合理性和必要性
文章插图
东晋王朝的北伐,很明显是内部不稳,不安定而拖了北伐的后腿。东晋是收复自己的故土。历次征战几乎伴随着一场又一场内部叛乱,北伐自然难以成功。汉武帝当年讨伐匈奴,首先安定了国内才出战的。因此,没有国内安稳,北伐一定成功不了。从历朝历代的治国安民来讲,从东晋的北伐中原,''攘外必先安内''合理性和必要性,实在有它的存在理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