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一个水晶杯,就差点被扔去喂鳗鱼:古罗马奴隶的生活有多惨?( 三 )


打破一个水晶杯,就差点被扔去喂鳗鱼:古罗马奴隶的生活有多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给奴隶安排食物时 , 粗面包、橄榄油、葡萄、盐、橄榄泥、干果的搭配 , 可以让他们有足够的体力应对工作 , 但也仅限于满足基本需求 , 偶尔可以拿硬奶酪、酒醋、廉价酒水等作为额外的奖赏 , 以激励他们更卖力地干活 。法尔克斯在巡视庄园时 , 会时不时地与奴隶们交流 , 聆听他们的诉苦 , 这种“亲民”姿态对于拉拢人心相当有效 。
至于负责日常管理的管家 , 要提前对他的胜任能力 , 特别是才干、性情、记忆力、忠诚度等进行充分考察 , 并对他所需要承担的职责、以及禁止行为等做好规定 。为了让管家更好地帮助自己打点事务 , 可以通过给他挑选合适的妻子(一般是女管家) , 允许他们生育子女 , 并且拥有自己的私房钱与个人产业等形式 , 将管家与主人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 , 减少中饱私囊情形的发生 。
古罗马城中流行着这样一句箴言:“有多少奴隶 , 就会有多少敌人 。”
法尔克斯虽然奉行刚柔并济的奴隶管理哲学 , 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潜藏着隐隐的恐惧情绪:那些平时温顺听话的奴隶 , 就像是一座座活火山 , 说不准哪一刻就会突然爆发 。
在古罗马时代 , 总共出现三次大的奴隶暴动:公元前135年、公元前104年在西西里岛两次奴隶起义 , 和公元前73年的斯巴达克斯起义 。其中 , 斯巴达克斯起义的影响最大 , 其成员中不仅有饱受奴役和压迫的私家奴隶 , 还有失地农民、皇家释奴等加入其中 , 人数一度达到7万人之多 , 他们在卡普里亚等地打败了罗马军团 , 引起罗马居民的极大恐慌 。
打破一个水晶杯,就差点被扔去喂鳗鱼:古罗马奴隶的生活有多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为了缓和奴隶阶层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 古罗马在制度上设计了相应的对冲机制 。
在法律方面 , 多位罗马君主曾下令给予奴隶们一定的庇护措施 。
那些为躲避主人虐待而逃跑的奴隶 , 如果躲到了神庙或者君主雕像下 , 就有权利要求主人终止暴行 , 还可以被卖到新主人那里 。到了公元2世纪 , 如果奴隶主出于非正当理由杀死奴隶 , 主人就会被追责 , 遭到严厉的刑罚 。君士坦丁大帝还立法禁止给奴隶脸上打烙印、强迫奴隶卖淫等行为 。
奴隶们辛苦劳作一整年 , 到了农神节期间 , 就可以纵情享乐 。这个原本是向农神萨图尔努斯表示崇敬的节日 , 在古罗马时代变成了奴隶们的“狂欢节” , 是一年当中最幸福的日子 。
人们在节庆期间没有了身份、地位之别 , 饮酒纵欲、言语粗俗、甚至冒犯神灵 , 都是被允许的 , 奴隶在主人面前不再毕恭毕敬 , 所有的规矩、禁令都被抛诸脑后 。农神节的荒诞与出格 , 为奴隶们长期压抑的情绪提供了一个释放的出口 , 不过短短几天的节日结束 , 生活还是会迅速回到正轨 , 主人依旧是主人 , 奴隶仍然是奴隶 。
打破一个水晶杯,就差点被扔去喂鳗鱼:古罗马奴隶的生活有多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农神节如同一场短暂的“幻梦” , 真正能使奴隶得到解脱的 , 是重获自由之身 。
获得自由的方式有许多 , 如主人的遗嘱中指定、或者用金钱赎买等 , 其后代也可以享有罗马公民的相应权利 。虽说不再是奴隶 , 但释奴还是要对前主人表达感激 , 有时还得继续为他们服务 , 否则很可能受到“攻击恩主”等指控 。
有不少释奴凭借出色的才能 , 或者继承前主人的财产 , 在财富和社会地位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 有的变身为高贵的骑士 , 有的成了坐拥巨额家产的“暴发户” 。释奴的存在 , 使跨阶层流动有了可能 , 不同阶级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 , 这大概也是罗马这样一个“文化熔炉型”社会的特质之一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