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饺子,南方糯米饭,有关冬至的三大习俗

冬至,又名冬节,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称为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的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存在着各种差异。比如南方,冬至会吃赤豆糯米饭、祭祀祖先,而在北方则会吃饺子以及馄饨等,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具体有什么不同吧!
北方饺子,南方糯米饭,有关冬至的三大习俗
文章插图

南方人冬至有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此习俗来源于民间传说。
据说上古时期有个叫共工氏的人,此人生有一子,这个儿子每日鱼肉百姓,恶贯满盈,终于在冬至那一天死了。可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变成了疫鬼,继续残害百姓。这疫鬼最怕赤豆和糯米,于是人们便在冬至这天吃赤豆糯米饭,以此趋避疫鬼,防止灾祸。演变到后来,南方很多地区不仅会在冬至这天吃赤豆糯米饭,还会用糯米饭包裹各种肉类当作祭品来祭祀祖先。
北方饺子,南方糯米饭,有关冬至的三大习俗
文章插图

北方人冬至有吃饺子的传统,据传说,此习俗来源于汉代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当时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张仲景看见南阳白河两岸有不少百姓的耳朵都被冻烂了,于是吩咐自己的学生在南阳搭起棚子,用辣椒、羊肉以及各种驱寒药材,放置在锅中煮熟,捞出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模样,再放置到锅里煮熟,做成“驱寒娇耳汤”给百姓食用。
百姓吃后,冻伤的耳朵都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都仿照做着吃,并取名为“饺子”,或“烫面饺”。直到今天,北方人在冬至这天还会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以保佑自己健康地度过这个冬天,迎接新的一年。

除了吃饺子外,北方人在冬至还有吃馄饨的传统。
据传,西汉时期,匈奴常常骚扰北方边境,令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里有“浑”和“屯”两个首领。为人暴戾恣睢,凶狠异常。北方百姓对其恨入骨髓,恨不得食肉寝皮,于是就用面皮和肉馅包成了一种食物,取“浑”和“屯”的谐音,为“馄饨”。因为最初做成馄饨是在冬至,于是家家户户都在冬至食用馄饨了。
此外,冬至吃馄饨还和祭祀有关。宋代,百姓就有了在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宋代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北宋汴梁冬至的热闹景象。当时的汴梁,家家都很重视冬至这个节日。人们不仅要更换新衣,还要备好饭菜,祭祀祖先和神明。
北方饺子,南方糯米饭,有关冬至的三大习俗
文章插图
冬至在我国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天体运动的初始状态,也是开天辟地之时。
清代《燕京岁时记》上说,馄饨的形状有如鸡卵,很像是天地混沌的样子。所以,很多人认为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纪念盘古开天辟地的伟大功绩。到了清代,历代皇帝,都要在冬至这天举行祭天大礼。
北方饺子,南方糯米饭,有关冬至的三大习俗】本文内容为原创,未经过原作者或者现发布者的同意,任何个人或单位都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