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的后人迁居在这里。据西子牙村吕氏族谱序文记载:周朝,姜子牙所建的齐国相传30世,到了战国时期齐康公二十六年(公元前379年),姜氏的齐国因“田氏代齐”之故,被取代了,姜太公的子孙四处逃亡,其中“长支居登州”,“少支”迁到大城西子牙,在此“傍台而处”。
姜子牙的“少支”迁徙大城县西子牙村
据史料分析,应该与齐简公当年出逃徐州(今大城县城)一样,试图到燕国避难。后来姜子牙这支“少支”在此繁衍生息,遂成为大城县目前已知历史最悠久的望族,也是华北地区的望族之一。有关大城姜子牙钓鱼台诗,就有数十首。
今天有关姜太公的籍贯,有人统计18个地方在“争”,其中就含大城西子牙和静海区东子牙。据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吕氏春秋·首时》、晋代张华《博物志》等史料记载姜子牙的祖籍应该是东海之滨或牧野之地,具体地点目前无证可考。
西子牙村东的天津静海东子牙村,目前仍在宣传他们是姜子牙的故乡。其实,东子牙是康熙三十八年后疏浚子牙河、从西子牙移民的新建村,是子牙镇衍生的村,因临河建码头商号,逐渐繁华取代了子牙镇地位,因而产生了东子牙、西子牙两个村落名称。1944年6月,东子牙划属天津市静海区,也包括“钓台烟水”古迹。
子牙河不同时期名字的历史由来
张亚杰说:“说起子牙河名字的历史由来,就如同我国历史,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呼。”如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子牙河是滹沱河的一个分支,就称为滹池(音沱)别水;同时也是漳水的一个分支,又称漳河或小漳河。南北朝时期,子牙河一边称漳河,亦称氵岁(音渭)水;所以后来的老百姓以为这个氵水就是渭河了。唐宋时期,仍称漳水或小漳河。元明清,子牙河称盐河。盐河,是因从今天津盐场往邯郸一带输送食盐而得名。古人写字也是删繁就简,所以“盐”字写成“沿”,因而又称沿河。与大城县南边接壤的河间、献县一带,称流经他们当地的河流为沙河。自古子牙河上游的两条巨河就有不同的名称,漳河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滏阳河;滹沱河也是沙河的代名词。当然,古代的子牙河也如黄河下游,总是摇摆不定,但流经大城这块土地是无疑的。
据文史爱好者考证:唐朝时期,当地吕氏为敬先祖姜子牙,于村东北台上建亭立祠,后又扩为姜子牙庙,因而聚落随名子牙村。明代时设为里,故又名子牙里。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治理子牙河时,疏浚交河村至子牙镇的老盐河,因河道狭浅,上游之水仍不能通畅;康熙三十九年,皇帝到大城巡视子牙河,便将东支子牙河东移了3华里,挑为正河,修筑堤坝。或许因子牙镇历史悠久,或许康熙皇帝对姜子牙心存崇敬,便把这条流经大城县的盐河,更名为子牙河。
子牙河的水患,曾有一场感人的抗洪事迹
识别子牙河洪水来自何方,子牙河儿女独具慧眼,如这年洪水较清,就知道这水来自滏阳河,因为其流域多为胶泥土壤;如是浑浊的,就知道这水来自含沙较多的滹沱河,因为滹沱河在历史时期变迁很大,以“善淤”“善决”而闻名,有“小黄河”之称;如一般的浑浊,就知道滹沱河与滏阳河都有洪灾了,提醒子牙河沿岸人民要十二分的警惕和重视,因为两大巨河洪峰所形成的破坏力是巨大的。一旦决堤,沿河村庄几分钟就被毁掉。
张亚杰说:“过去人们为了保家护命,为堤防没少发生矛盾和冲突,其中至今还在流传清末商有馀为维护子牙河右堤下游48村利益而打官司的故事。今天的大城县大高庄村村民高建国家里还保留着清代到民国7张治河的‘功牌’”。
1963年夏季,华北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大城县位于泄洪河道子牙河两畔,防洪任务艰巨,4万名民工不分昼夜抢险筑堤。为了保卫天津市,保卫津浦铁路,大城县人民忍痛掘堤,顿时,全县19个公社中有11个公社、214个村被洪水围困,109个村被水漫淹,倒塌房屋49220间。大城县人民这种牺牲精神,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凯歌。
推荐阅读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玩石头就要做赏石文化的传播者,可一些人却成了奇石的封存者
- 贤臣还是佞贼?五个历史瞬间看《后汉书》作者范晔!
- 盘点《雍正王朝》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8位角色,弘历错的最离谱
- 《认识自我》:今天的“自我”源自于历史的塑造和推动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惠州记者书写惠州古城故事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 受不了了!这些不正经的历史文物,把我都逗笑了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