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12月20日,由中华书局与旅顺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的“《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旅顺|《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文章插图
出版座谈会现场
《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收入旅顺博物馆收藏新疆出土文献的汉文部分,共计26000多残片,是目前所知国内敦煌吐鲁番文献唯一尚未公布的大宗藏品,被称为敦煌吐鲁番文献“最后的宝藏”。旅顺博物馆王振芬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孟宪实教授、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领衔,来自旅顺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师生等组成整理团队,花费六年时间,对这批珍贵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该项目于2018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终于在近日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
 旅顺|《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文章插图
《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
参加座谈的有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郝春文、北京大学教授段晴、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正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于志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屹、中山大学教授姚崇新等来自敦煌吐鲁番学、西域历史语言、吐鲁番文献、中古史、书法史、吐鲁番考古、佛道教研究等各领域的专家。
王振芬馆长和荣新江教授分别介绍了文献的收藏状况和整理出版经过。旅顺博物馆收藏的新疆出土文献与现藏日本龙谷大学的“大谷文书”同属于二十世纪初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西域获得的收集品。创建于1917年的旅顺博物馆,历经了日本殖民时期建馆、苏联红军接管、中国政府最终收回的沧桑变迁。大谷探险队获得的西域文物,先被带回日本,后来随着大谷光瑞移居旅顺,日本战败后,未及带走的部分被幸运地留在了国内。这也是二十世纪初西方攫掠的西域出土品中唯一回流本土的一宗,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批文献资料经过了跨越一个世纪的整理研究,但因为难度大,直到这次,才得到全面的整理公布。
荣新江教授重点介绍了《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的整理经过和学术价值。这次所整理的汉文文献,就有从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一千年内所写的各种佛教典籍、儒家经典、道教文献,以及经史子集各类图书,还有反映中原王朝在吐鲁番地区进行统治的各种官私文书。这批文献残卷,有着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在印证古代丝绸之路、阐明中华文化在新疆地区的传播等许多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之后,郝春文、段晴、王素、黄正建等专家学者,畅谈这一新疆出土文献整理的重大成果,探讨新疆地区出土文书整理与中西文化交流史、西域史、佛教史、道教史、社会史、书法史研究等重要课题,并对进一步推动敦煌吐鲁番文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等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旅顺|《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文章插图
《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
本书采用“图版+解题”的方式,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呈现了文书原始面貌,使文物“活起来”;另一方面对每一件残片都进行了定名和解题的工作,让我们可以进一步通过这些“碎纸片”了解古代吐鲁番地区的历史文化。
专家们对整理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王素研究员认为,专业高效的团队是此次成功整理旅博文献的质量保证,也是整理其他大宗出土文献的重要基础。整理与研究相结合,推进了整理工作的深入;整理工作也实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大家一致认为,《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是二十一世纪整理出土文书的典范之作,为今后更大规模的文书整理积累了经验,确立了标准,也为纸媒时代出土文书整理出版物树立了标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