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真实的唐伯虎,风流才子的背后,是明末江南名士的缩影( 二 )


另外还有才子杨慎,他本少年得志,自负有经世之才。但因为孤直进谏,得罪了皇帝,被贬成一介平民。耿耿愚忠为自己带来大祸,他对此不解又不满,从此放浪形骸,以佯狂玩世的心态过活,经常插花堆髻,偕妓游行,如此出格行径以掩盖心中悲愤。
后来,这些逃离官场的晚明浪漫名士,从宣扬真性情和“性灵说”的角度,创作了大量新式文艺作品。汤显祖的戏曲、公安三袁的诗文以及陈继儒、张岱的小品文,都是这一时期的举世著作。
 风流才子|真实的唐伯虎,风流才子的背后,是明末江南名士的缩影
文章插图
在他们的文章中,不再以心系天下,激扬文章作为己任,而是以风恬云淡的生活态度和个人感受为主,这与前人动不动发思古幽情,表达政治情怀的文章有很大不同。
另外由于江南一带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物质供给丰富,士人世俗化的倾向更加明显,他们游山玩水、狎妓放浪,这种风气在士人之间相互影响,蔚为壮观。
明崇祯时期,江南名士与妓女的关系日渐亲密,与妓女有交往的人非常多,且范围相当广泛。而在交往方面,名士与妓女关系是现在而自由的,他们在人格上趋向平等,感情中也十分融洽。钱谦益、柳如是,冒辟疆、董小宛都是那一时期有名的才子佳人。
以上就是明末江南名士的生活状态——纵情声色,于诗酒花茶间取乐。
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他们变得狂放不羁,甚至显得有些“堕落”呢?
其实一切都是因为时代的造就——一个政治开明、思想纯正的时代,士人的精力不会消耗在衣食住行,优游玩乐这些方面;但在一些政治纷乱,思想离散的时代,于政治上无前途可言,士人就会退而求其次,在生活领域追求人生的意义。
 风流才子|真实的唐伯虎,风流才子的背后,是明末江南名士的缩影
文章插图
三、为什么明末江南名士会选择放浪不羁的生活态度?
在我国古代,文人名士在儒家教育的影响之下,往往认为只有进入官场大展拳脚,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正如唐宋传统文人所追求的经国大业、不朽功勋一样,明末江南才子们也觉得只有治国、平天下才能施展抱负。
然而在明代中叶以后,官僚集团内部日益腐化且矛盾激烈,文人雅士们在仕途上大都郁郁不得志,有些人纵使才高八斗,也没有入仕做官的机会。
由于政治前途黯淡,这些江南名士们过剩的才情,便只好宣泄于棋酒声色的快乐之中。
然而放浪形骸对他们来说,也并不是真正的追求,只是派遣内心苦闷、逃避前途暗淡的一种方式。他们之所以在行为上做出超越儒家正统的事情来,其实就像唐伯虎本人作过的一句诗词一样:“老向酒杯棋局畔,此生甘分不甘心”。
无法进入仕途施展抱负,这些名士只能和青楼艺妓结盟,将全部精力和兴趣投入进风月娱乐。
后来到了明末,名士集团的精神思想再次发生变化,以公安“三袁”和屠隆、陈继儒、臧懋循、张岱、董其昌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与李贽等人所掀起的新思想运动相应,开始寻找和追求一种新的、与传统儒家思想大不相同的人生价值和行为模式。
公安三袁
 风流才子|真实的唐伯虎,风流才子的背后,是明末江南名士的缩影
文章插图
对他们来说,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已被抛弃,相反,个人生活方面的欲望满足成为了他们主动追求的价值。
他们不再把世俗的功名放在心上,而是更加看重个人的真情实感,更多地注重自己的享乐,追寻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并且相应地淡化了身上的道德责任感,这一时期,文人的生活观念开始从“治天下”向“享受自我的生活”上的转变。
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这种态度背后隐藏着一种对现实的逃避,甚至仿佛陷入了虚无主义的圈套,但在封建社会中,有这样的想法和勇气,就已经十分难得了。他们突破了世俗观念的牢笼,勇敢地回归个体感受,逃脱了礼教的藩篱,选择了感性温润的生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