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真实的唐伯虎,风流才子的背后,是明末江南名士的缩影

说起江南才子,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唐伯虎,他是古早TVB港剧《金装四大才子》中众星捧月的C位男主角,也是星爷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搞笑无厘头,最后成功娶到秋香的人生赢家。
然而现实很骨感,历史中真正的唐伯虎并不像影视剧作品中展现的那样潇洒快活,真实的唐伯虎命运坎坷,境遇悲凉。
一、江南才子唐伯虎,仕途横断,郁郁而终
唐伯虎出生于江南苏州府吴县,家里开着一间小酒馆维持生计,根据古代“士农工商”的社会阶级排序,开酒馆的唐伯虎一家既不是商贾豪富,也不是名门望族。
为了光耀门楣,唐伯虎的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惟愿他以后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幸而唐伯虎十分争气,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6岁就考取了秀才,整个苏州城为之轰动。
本是开挂般的人生,可偏偏天意弄人,25岁那年,唐伯虎进入了人生的分水岭。
世事大梦一场,人生几度秋凉,先是父亲去世,而后母亲、怀孕的妻子、妹妹都一一离他而去,亲人的离世,家道的败落,唐伯虎的人生遭遇重创,他开始终日借酒消愁,颓废度日。
幸好,后来在好友祝允明的鼓励之下,唐伯虎重新振作,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大展宏图。然而命运多舛的是,唐伯虎陷入了科场舞弊案,被人诬陷贿赂考官,即便后来事情真相大白,唐伯虎却也无法再次踏入仕途,因为他被剥夺了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
自此以后,唐伯虎万念俱灰,他将一腔愤懑寄情于山水之间,四处游逛。随后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平日里流连于风月场所,饮酒狎妓,纵情声色,以纾解心中苦闷。
 风流才子|真实的唐伯虎,风流才子的背后,是明末江南名士的缩影
文章插图
45岁那年,宁王朱宸濠网罗天下名士,唐伯虎做了宁王府上的幕僚,原以为可以就此施展抱负,没想到宁王并非善类,他鱼肉乡里,还密谋造反。
为了脱身,唐伯虎不得不装疯卖傻,以求自保,此后他每天穿着破衣烂衫,满嘴胡言乱语,故意作出痴傻状态。
宁王见他这般疯疯癫癫,放浪无形,便以为他真的疯了,这才同意放他回家。
回到家乡的唐伯虎,处境日渐艰难,他年老多病,穷困潦倒,朋友将他安顿在一个简陋的茅屋内生活,院内种着桃树,他便把这里称为“桃花庵”,然后就在那写下了那首举世闻名的诗《桃花庵歌》——
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当属“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而这句诗也恰好是唐伯虎,甚至是整个明末江南名士群体的人生缩影。
 风流才子|真实的唐伯虎,风流才子的背后,是明末江南名士的缩影
文章插图
风流才子|真实的唐伯虎,风流才子的背后,是明末江南名士的缩影】二、明末江南名士恣意纵情的生活状态
如果把历史变成一种立体空间来看,唐伯虎惨淡一生的背后,其实有许许多多的江南名士如他一样,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无法在官场上大展拳脚,他们只能游荡于民间市井,或放达、或隐逸,纵情声色,醉心诗酒。
据说明末江南名士们最爱干的五件事是:礼佛、听戏、收藏字画、养歌姬、游逛山水园林。
江南名士旷达野逸的生活态度,是社会、历史、文化相加造成的结果。明代中叶以后,朝廷中党争激烈,政治环境险恶,江南士人屡遭官场的排挤和贬抑,接二连三的打压,导致江南士人萌生了退隐的想法,他们不再追求入仕,而是希望获得品茗、赏卉,饮酒品茶、悠游林下的闲适生活。
 风流才子|真实的唐伯虎,风流才子的背后,是明末江南名士的缩影
文章插图
比如明末文学家陈继儒,他二十九岁开始隐居在小昆山,关门著述,对社会流行的仕学和官场不屑一顾,在著作《小窗幽记》中,他曾写道:“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还有明代著名文人徐渭,他是一个多才多艺并有着满腔韬略的文人,却因为科场不顺,无法致仕,这种遭遇使徐渭产生了深痛的忧愤,他发狂成疾,甚至一度自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