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寻找一片树叶(图)

寻找一片树叶(图)──黄宗英晚年的一次文学之旅鲍国华
 拍摄|寻找一片树叶(图)
文章插图
刚刚逝去的黄宗英,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表演艺术家。不过,演艺生涯大抵贯穿她的前半生。1958年后,黄宗英的演员生活渐渐淡出,作家生活渐渐淡入,以撰写访问记和人物特写为主,尤以创作表现知识分子人格的散文和报告文学著称于世,代表作《小木屋》《大雁情》《小丫扛大旗》等,多次获奖,并载入权威的文学史著作,流传后世。20世纪90年代,年过花甲的黄宗英走出书斋,开启了一次寻访自然与历史的文学之旅,并由此撰写了当代中国自然文学的名作《没有一片树叶》。
《没有一片树叶》的副标题为《电视纪录片〈望长城〉拍摄散记》,完稿于1991年11月17日,节目首播前夕。1990年7月,黄宗英应邀担任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望长城》的A组节目主持人,随摄制组辗转各地,历时一年有半。在拍摄间隙,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行程中的所见所闻,集腋成裘,汇为长篇,成《〈望长城〉拍摄日录》稿,近四万言。在《〈望长城〉拍摄日录》的基础上,黄宗英截取摄制组赴罗布泊拍摄的一段经历,加以润饰,创作了《没有一片树叶》。这篇散文自摄制组进入无人区始,至完成拍摄任务终,记录了18天的行程,以及作者的点滴感受。这是节目整个拍摄过程中最远离尘世也最为艰苦的一段岁月。在一年半的拍摄过程中,黄宗英见闻丰富,从《〈望长城〉拍摄日录》中可见一斑。然而,唯有这人迹罕至的罗布泊真正触动了她的心灵,成为她难以割舍的一段记忆,最终用作素材,独立成篇。
《望长城》是一部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主创人员以逶迤延展的万里长城为主线,旨在透过镜头寻访、记录沿途的自然景物与风俗民情。长城作为凝结古代中国人杰出智慧与想象力的人文景观,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之为主线,使此次拍摄成为一次访古的过程。摄制组努力寻觅着历史的讯息,在节目筹备阶段,担任外景主持人的黄宗英也为此请教专家,阅读史籍,在与历史对话之前做足了功课。初期在河北、内蒙古一带拍摄明长城时,这些准备还大多能派上用场,思绪也经常在历史和风俗民情上停留。但在进入罗布泊后,她却惊奇地发现,对话者由历史悄然换作自然。明长城大多保存完好,有的还经过修缮,被开发为旅游项目。而摄制组深入大漠,寻访两千多年前的汉长城乃至更古老的秦长城的遗迹时,却发现丝绸之路上的城墙与烽燧都已无存,连轮廓也消逝不见,埋身于自然中寂寂长眠。罗布泊本是“多河汇入之湖”,为汉代客商出入中原与西域的必经之地,商贸往来曾给这里带来灿烂的文明。而随着沙进人退,昔日水草丰美、人流穿梭的丝绸古道,业已化为大漠中的漫漫黄沙,无尽荒凉。经过千百年来的岁月剥蚀,长城和周遭的自然风物渐渐融为一体,人类的智慧才情也不得不拜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黄宗英由此萌发了创作的冲动:“我想动笔了。作家的心还没有沙化,我得写……”寻访烽燧的工作热情被寻求生命的强烈愿望所替代。在大漠深处壮丽奇伟的雅丹地貌前,黄宗英与自然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在感叹自然之大手笔的同时,也产生了对人类命运的忧思。由追忆历史转向对话自然、关注生命,使黄宗英触及历史、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交汇点,领悟到历史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书写。与自然的对话使《没有一片树叶》跨越了古人面对历史的沧桑之感,对生命的关注又使作品不同于普通的环保散文。这样,自然与历史都化身为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形象,获得了生命的质感。特别是自然的形象,以其磅礴伟力成为孕育生命、创造人类的母体和家园,也成为作者思想与情感的创生之源。在她眼中,人类的历史是背弃自然的历史,因此也成为自然放逐人类的过程。长城的消失就是人类为肆意破坏自然而付出的代价,预示着人类家园的不断萎缩。黄宗英在自然、历史与人类三者之间表意抒情,将一股无处皈依的悲凉之气与历史的沧桑、大漠的荒凉融为一体,化作难以排遣的“乡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