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冬至时节春不远,三招提高宝宝抵抗力

冬至时节春不远,
花色馅料皮中卷,
美味还要色彩绚,
罗宋浓汤来一碗。
冬至 少儿动画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冬至节气,在古代冬至又叫做"冬节",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间。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来的一个节气。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也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宝宝|冬至时节春不远,三招提高宝宝抵抗力
文章插图
冬至大如年
古代对冬至节气很重视,冬至被当作是一个较大的节日,而且在这一天会有“贺冬”这一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视冬至这个节气呢?因为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同时,闰月的设置也以冬至为标准,因为冬至总在冬月,冬月建子,为周正农历的第一个月。
所以在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止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冬至有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会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已经长了一岁。
如此便知道为什么古代这么重视冬至这个节气了吧~
 宝宝|冬至时节春不远,三招提高宝宝抵抗力
文章插图
那么我们要在这一天里吃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1、数九九
民间把冬至称为“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1天之后便进入春天。
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则是这首: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不仅仅是人们多年来对气候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在严冬时节对春天的一种期盼。
 宝宝|冬至时节春不远,三招提高宝宝抵抗力
文章插图
2、赠鞋帽
冬至时节,民间有赠送鞋子的习俗。在《中华古今》中有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之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赠鞋给舅姑的习俗逐渐演化为舅姑赠鞋帽给甥侄了,这个习俗也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
过去,鞋帽上大多是手工刺绣,男孩子的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的刺绣也是猛兽,女孩子的帽子则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而现在能自己刺绣的已经非常少了,人们大多是在集市上购买,每到冬至,大人们会抱上小孩去串门,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
3、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