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汉武帝雄才大略,不怕权臣不怕匈奴,为何唯独“惧怕”汲黯?

司马迁的《史记》有这样一段记载 , 一次汉武帝不戴帽子坐在武帐中处理公务 , 恰好遇到汲黯汇报工作 , 武帝暗想没有戴帽子又要被汲黯批斗 , 他吓得连忙躲了起来 , 然后告诉自己的侍从 , 不管汲黯奏报何事 , 一律批准 , 办完事后 , 赶紧让他走 。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 , 汉武帝有多畏惧汲黯 , 要知道汉武帝曾经在茅厕召见卫青 , 他召见公孙弘时 , 可以不用戴帽子 , 但是汉武帝从来不敢不佩戴帽子见汲黯 , 那么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 不怕权臣不怕匈奴 , 为何唯独“惧怕”汲黯?
楚汉|汉武帝雄才大略,不怕权臣不怕匈奴,为何唯独“惧怕”汲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汲黯今河南濮阳人 , 出身于官宦世家 , 他的先祖世世代代在朝中任任卿、大夫等职务 , 汲黯因为父亲的缘故 , 在景帝朝做了太子的洗马官 , 因为人刚正不阿 , 人人见了他都害怕 , 武帝即位以后任命他为谒者 , 也就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官 。
汉武帝即位后第三年 , 南方东越的闽越人和瓯越人相互打了起来 , 汉武帝派汲黯去视察 , 汲黯来到吴县(今苏州)后停住了脚步 , 他没有继续南下 , 而是折返而归 。回到京城以后 , 汲黯向汉武帝汇报工作说:东越人就是喜欢打仗 , 这档子事不值得劳烦我们去过问 。这次汲黯胆子可真大 , 竟然抗旨不遵 , 在当时是死罪 。
紧接着不久 , 河内郡(今河南武陟)发生火灾 , 火势凶猛 , 一千多户人家遭殃 , 汉武帝又派汲黯去查看情况 , 结果汲黯又没有到河内郡 , 而是到了河南郡(今河南洛阳) , 汲黯回来跟汉武帝汇报说:我到了河南郡发现当地发生了水旱灾害 , 灾民泛滥 , 出现父子相食的惨状 , 我擅自传你的旨意把河南郡的粮仓打开赈济当地灾民 , 我现在回来向你请罪 。
楚汉|汉武帝雄才大略,不怕权臣不怕匈奴,为何唯独“惧怕”汲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汲黯这个人在武帝朝非常特殊 , 他可以抗旨不准 , 也可以假传圣旨 , 这两条都是死罪 , 但是汉武帝并没有治他的罪 , 反而提拔他做了县令 。汲黯觉得当县令很耻辱 , 便辞官还乡 , 汉武帝闻讯以后 , 把汲黯召回任太中大夫 。
汲黯除了多次违背皇帝的意愿以外 , 他还批斗汉武帝 , 说他内心贪欲表面上却装出一副仁义的样子 , 这种形象去效仿古代的贤君太滑稽了 , 这次汲黯把汉武帝气得罢朝 , 朝中大臣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 认为汲黯这次捅到马蜂窝了 。退朝以后汉武帝并没有处罚汲黯 , 只是说他太愚直 。
汉武帝在位期间多次派兵攻打匈奴 , 解决了汉朝初年汉朝对匈奴弱势的局面 , 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又怎么可能真正惧怕汲黯 , 汉武帝其实把汲黯当成了自己身边的魏征 , 才会对汲黯事事宽容 , 汲黯身上有三大特征受到汉武帝的赏识 。汲黯在景帝朝就做官了 , 由于他为人严正到了令人畏惧的地步 , 连汉景帝都怕他 , 武帝即位以后也非常畏惧汲黯 。
楚汉|汉武帝雄才大略,不怕权臣不怕匈奴,为何唯独“惧怕”汲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汉武帝手下有一位非常宠信的大臣叫公孙弘 , 这人是个伪君子 , 他常常跟别的大臣一起商量公务 , 意见达成一致后去见汉武帝 , 见到皇帝以后 , 公孙弘每次都不先发表意见 , 让同僚先说 , 自己却站在一旁默默观察领导的脸色行事 , 发现武帝不满意 , 他立即倒戈逢迎皇帝 , 反驳大臣的提议 。
楚汉|汉武帝雄才大略,不怕权臣不怕匈奴,为何唯独“惧怕”汲黯?】为此大臣们每次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因为汉武帝非常信任公孙弘的缘故 , 大家是敢怒不敢言 , 汲黯却是个例外 , 他为人耿直对公孙弘见风使舵 , 逢迎皇帝的行为非常不满 。一次朝会时 , 汲黯当着所有大臣的面揭露公孙弘的狡诈行为 , 他说齐国人向来诈而无实情 , 公孙弘最初与我们商量好的事情 , 见到皇帝以后却临时变卦 , 这是为臣者的不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