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清明上河图》上的建筑很多,唯独少了这一处,所有人都觉得奇怪( 二 )


要知道,宋朝僧尼出家需获宋廷发放的度牒,即一种官方凭证,而获得这个度牒需要收费。苏轼想要通过出售度牒来筹集经费,此举可谓明智。经过策划,苏轼发现修缮官衙需要至少四万余贯钱,这笔开支可不小。若换算为如今的价值,至少为一千万人民币左右。
为了说动朝廷,苏轼还特意在奏章中说:“若再不修缮,以后可就不是四万贯能解决的事情。”除此之外,苏轼还特意祈求了皇太后,毕竟,对方是自己的头号粉丝,帮个忙也不算太难。但即使做了这么多铺垫和准备,朝廷还是没有允准拨款,或许是因为这笔款项数额实在太过巨大了。
 奇怪|《清明上河图》上的建筑很多,唯独少了这一处,所有人都觉得奇怪
文章插图
一年之后,杭州闹饥荒,此时身为杭州地方官的苏轼再次上奏,请求朝廷下拨度牒。
根据苏轼计算,出售这些度牒得到的钱,可购买两万多石大米,府衙减价售出一部分,还能换回一万五千多贯钱。这些钱虽不能翻修官衙,但修缮紧要处还是够用的。苏轼不愧为绝顶聪慧之人,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终于获得了皇帝的允准。
但批准的度牒只有三十道,再怎么计算也不够修缮官衙。至于杭州官衙之后究竟是如何修缮的,相关文献并没有记录,估计也就是修整了一些小地方。但有趣的是,苏轼于元祐五年负责修建的公共工程,却得以流芳百世,成了如今位于杭州的“苏堤”。
 奇怪|《清明上河图》上的建筑很多,唯独少了这一处,所有人都觉得奇怪
文章插图
苏轼两任杭州,等待他的都是危房,为何他不能自主修缮官衙呢?若苏轼当真这样做了,那么,等待他的便是弹劾免职。
为什么会是如此呢?
其实,在宋朝之前,任职各州的地方官曾拥有修缮官衙之权。到了宋朝,朝廷经费吃紧,这项权力便被朝廷剥夺了。如果,有官员擅自修衙,便会受到严重处置,“知州薛映增修廨宇”一案便是最好的例子。1006年,知州薛映因擅自修衙被人告发,朝廷查证后,薛映被降至连州文学。无独有偶,1058年,汝州地方官李寿朋因“命郡人上供木材,用于修缮亭台”被御史弹劾,最后,也受到了降职的处分。
因为,宋廷对地方官吏擅自修衙一事管理十分严格,所以,朝中便逐渐有了“官不修衙”的惯例。这一惯例以宋朝为开端,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明代万历年间,宛平县曾有一位叫沈榜的知县,他在其所写的《宛署杂记》中,便记录了宛平县官衙的简陋景象。要知道宛平县已设官衙两百年之久,从始至终,朝廷未拨一分钱修缮官衙,导致宛平县衙门简陋无比,根本没法与“天下第一县”这样的美称联系起来。
后来,沈榜迫于无奈,自费翻修了大门。但是,当他要扩建时,县里却拨不了一两银子。
可见,其窘迫程度。
 奇怪|《清明上河图》上的建筑很多,唯独少了这一处,所有人都觉得奇怪
文章插图
清朝中期,成都官衙也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但是,即使如此,却依旧不见朝廷及地方官主动修缮。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
其一,地方府衙“无款修缮”;
其二,地方官缺乏修缮动力。
毕竟,地方官都是三年任期,他们修缮官衙,自己享受不了几年不说,甚至还可能背上一身骂名。
在宋廷的预算日程中,修缮官衙常被视为“不急之务”。1075年,宋廷下诏叫停了京城内外修建园苑、寺观等事宜,并宣布七年后再做商议。从民国编撰的《明代建筑大事年表》中也可看出,明朝修建了六百多所学校,但同时期只修缮了二十多所官衙。即使是在宣德年间,明廷“大规模”修建官衙,总数也不过五十多而已。但反观,同时期修缮及兴建的学校数量,却高达一百多所。
到了清代,这种“官不修衙”的情况更加严重,地方官吏若要修缮官衙,所需经费都需自掏腰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没有几个地方官愿意无私地修缮官衙了。
 奇怪|《清明上河图》上的建筑很多,唯独少了这一处,所有人都觉得奇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