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中华黄氏历代状元宰相( 二 )


八、黄由(1150-1255年),又名世保,字子由,又字居正,号寅斋,自号磐野居士。巩溪黄遇裔孙,平江长洲(江苏苏州醋库巷)人,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进士第一人(状元)。黄由自幼好学,年方十二三岁便教授群童读书,20岁时考入太学。考取状元后,通判绍兴府,当时大旱,黄由赈灾有政绩,升秘书省正字,迁著作佐郎。后奉命出使金国,回国后升任将作监、嘉王府赞读。绍兴中(1190——1194),因帮助宁宗即位,深得宁宗赏识,权礼部尚书兼吏部尚书。行将委以重任之时,上疏劝阻罢斥道学人物,忤怒帝旨,被弹劾,知成都,以学士奉祠。嘉定初(1207),知绍兴府,进浙东安抚使,官至正奉大夫,刑部尚书兼直学士院。死后,追赠太子少师。黄由擅长诗文,其《归来》诗描绘了恬淡的田园生活。诗云:“归来三阅月,无事一关心。刈草寻花径,开池漾竹阴。江边问明月,天际数归禽。幸有高宾至,相逢似竹林。”
九、黄朴(1192-1245年),福州侯官(今福建闽侯)道山人,字成父,一字诚甫,号东野。闽小将唐御史中丞黄碣十世孙,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己丑科进士第一人(状元),历著作郎,进吏部郎,官终于广东漕司。于嘉定丁丑(1217)补太学。随升内舍生,授签书镇东判官。除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进著作郎,兼权考功郎;出知端平年间任御笔兼崇政殿说书。出知吉安,改知泉州,后除著作郎。又主管云台观,除广东运判、兵部侍郎,司封出知漳州。后主管崇禧馆。眼疾转知袁州未赴任卒,葬福州北郊新店茶园。
十、黄观(1364-1402年),字伯澜,一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金墩人,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科进士第一人(状元)。黄观自幼颖敏过人,因父亲入赘许家,随母姓许。他曾筑翠薇书舍,勤奋读书,也曾从学于元朝待制黄冔(音许xǔ)。元大都被攻破后,黄冔殉国,使黄观更加看重气节,并渐以博洽多闻声名乡里。洪武二十四年(1391),黄观以乡贡解元夺会试第一。殿试《御戎策》,举“天道、福善、祸淫之机,人事、练兵、讲武之法”为言,太祖阅后大喜,遂擢状元,时年28岁,成为明代第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乃复黄姓。累升尚宝卿、礼部右侍郎。建文初(1399)改侍中,与方孝孺、齐泰一样受到重用。燕王朱棣举兵。黄观奉建文帝之命起草诏书,劝燕王放下武器,解散军队,进京谢罪,言词十分激烈。建文四年(1402),黄观又奉命招募军队,并敦促各地增援皇都南京,行至安庆,得知燕王已渡江,南京失守。燕王下令公布文职罪臣,黄观名排第六。燕王遂派人抄了黄观的家,并将黄观之妻翁氏和两个女儿指配给一个驯象的奴隶。翁氏把所有的钗钏都送给象奴,让他拿去换酒肴,乘机携二女来到通济桥下,投水而死。黄观得知建文帝已逊去,燕王派来追捕自己的人已到,便谎称“入贺新朝,礼当预习”,于是,从容穿好朝服东向而拜,纵身投入罗刹矶的湍流之中。船上的人急忙打捞,仅得珠丝棕帽一顶,献给燕王。朱棣怒火中烧,命人扎一个草人,给它戴上黄观的棕帽,押解刑场,一点点剁碎,并将黄氏一门男丁都杀尽,诛连一百多人。也有记载说黄观之弟事先将黄观最小的儿子藏匿起来,也有说黄观之妻毕氏孀居母亲家,遗腹生子,所以黄氏有后在贵溪。后人多不知黄观为明朝“三元”第一人。福王时,谥文贞。黄观工书法,书体古拙。他死后三十年,县尹龚某在其故址立祠祀之。
十一、黄士俊(1570-1655年),字亮垣,一作亮恒,号玉仑,又号振宇,广东顺德人。唐桂州刺史莆田黄岸裔孙,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科进士第一人(状元)。黄士俊少负伟志,好学上进,尤敦孝悌。广东乡试第一,万历三十四年(1606),黄士俊再度赴京,参加会试,榜上有名。殿试时,黄士俊以条对称旨,卷字精楷,被神宗擢为第一甲第一名,时年31岁。登第后,黄土俊任翰林修撰。天启三年(1623),以太子洗马升为詹事兼侍读,不久又升为礼部右侍郎、尚书。有“清正黄尚书”之美誉。崇祯元年(1628),朱由检登基,诛灭魏党,召黄士俊回朝,授吏部右侍郎。翌年晋升为礼部尚书。崇祯七年(1634),黄士俊奉召回朝。九年(1636)召拜东阁大士,入阁参与机务。十年(1637)又晋升为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因复兴朝政的主张与当朝宰相有分歧,因而借病辞职。崇祯知他为官清廉,积蓄不多,便拨给他路费,并嘱咐他病愈后归朝。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黄士俊被晋封为柱国、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数年后逝世。享年85岁。从状元到宰相,几代升沉,无奈生不逢辰,有人说“他人以不寿为不幸,而黄士俊晚年又以多寿为不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