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亲|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四不为,五不亲!( 二 )


文章插图
1
圆滑过头:“老油条”
《菜根谭》里有句话: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是说一个人在世俗里久了,难免变得油滑,变得没有真性情。
这样的人是没法交心的。
人无癖,不可交,就是这个意思。
一个人值得交往,愿意让人交往,一定是因为他本身的真性情。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捷径,只能以诚换诚,以心换心。
2
一毛不拔:“铁公鸡”
君子仗义疏财。
一个人若是一毛不拔,那肯定是不能交的。
在他眼里,金钱比友情重要。
金钱一旦大于友情,就意味着友情是可以出卖的。
金钱只是工具,人不能被它奴役。
把钱财看得太重,就难以忠于人、忠于事。
他们不懂得礼尚往来,对等付出,在他看来,别人的付出是理所应当。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只能不断损耗自己的生命。
3
信口开河:“胡咧咧”
有时候朋友聚会,二两酒下肚,就有人收不住嘴了。
夸夸其谈,把自己夸得像是天神下凡,无所不能。
认识谁谁谁,做过什么什么事儿。
牛气冲天。
但是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指望不上了。
夸下的海口一个也兑现不了。
和这样的人交往,你完全不知道哪句话能听,哪句话不能听。
和这样的人亲近,只能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
4
脾气莽撞:“二杆子”
所谓二杆子,就是脾气火爆,做事不考虑后果。
这样的人很容易被情绪控制,情绪一上头,就不管不顾,什么事儿都能做的出来。
关于行气的要领,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吸气曰纳,出气曰吐。“吐故纳新”即吐出碳气,吸纳新鲜氧气。纳时深吸至于丹田,然后徐徐吐出废气。吐气有吹、呼、唏、呵、嘘、呬六种方法。《养性延命录》云:“凡行气以鼻内(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呼吸之法要细、长、深、匀。吸气时要细微徐缓,不可闻声,葛洪所谓以鸿毛着鼻口上而鸿毛不动。深者谓吸气深入达于脐下丹田。匀谓呼吸要匀称。细微、徐缓、深长、匀称,此即道家所谓“绵绵若存”。
(2)行气宜在早上林间,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古人称:“从夜半至日中为生气”。(《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司马承祯谓:“凡导引当以丑后卯前,天气清和时为之。”(《导引论》
(3)导引行气是把肢体运动、乾浴、按摩与气功,内外结合起来。《导引经》说清旦起来,叩齿、闭目握固、调息、导引正是讲的内外功的结合。
(4)行气要节食,不宜过饱。《养性延命录》云:“行气之法,少食自节,动其形,和其气”。
(5)行气要注意意念活动,要把调息练气与练心(思想、意念)结合起来。意念活动在道教叫“存思”、“存想”、“存神”。《老君存思图》云: “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云笈七签》卷四十三引)存思又叫凝神,神定则气住,练功家要求意守丹田或意守某关,在道书中又称“守一”。《抱朴子?地真》云:“思一至饥,一与之粮。”道教加以神秘化就有“思玄一”存诸神等说,其实就是使精神专一,凝神聚气。道家以耳为精窍,目为神窍,口为气窍。意动形摇则伤气;目动心摇则伤神;邪思精摇则伤精。故《庄子》云:“勿摇汝精,乃可长生”。(《在宥》)意念专一则耳不闻,可以保精;口不言,可以保气;目不视,可以保神。心静守一则气平,气平则息匀,息匀则气聚,气聚则凝神,神气合一,性命归根。所以“存思”的要点在排除杂念,闭目内视,所谓“智静神凝,除欲中净”。(《老君存思图》)《神仙绝谷食气经》说:“诸行气皆无令意中有忿怒愁忧。忿怒愁忧,则气乱;气乱则逆。思一,则正气来至;正气来至,则口中甘香;口中甘香,则津液多生而鼻息微长;鼻息微长,则五脏安;五脏安,则气各顺理。如法为,长生久寿。”(《云笈七签》卷五十九引)所以行气功要精神上轻松愉快,心情安静,排除一切烦恼和杂念,常保心气和平,这样练功持之以恒,自可健康长寿。《清静经》曰:“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若能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故能寡欲则心平气和,心静而神自清。因之,清心寡欲,意念专一,是行气功的前提条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