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钱树|把树叶烧进瓷器中!两位南开女生如何将千年“黑科技”变成“摇钱树”?( 四 )


在持续3年的努力下,“静象文化”团队又成功烧制了枫叶、 拉拉草等8种叶形,并实现了产业突破。“想形成持续的经济效应,就必须把产业做起来。在产品设计方面,我们引入了高校的设计团队和科研力量去创新。原来只有一种叶子、一个色彩,现在能做8种叶子,16种色彩,27种器型,上千种款式。同时,木叶盏的成品率也从三年前的30%-40%,提升到了60%-70%。”
几年中,“静象文化”团队与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国家级、省市县各级十位非遗传承人开展合作,服务相关从业匠人上百人, “不仅仅是通过非遗传承帮助匠人增收致富,木叶盏还带动了摄影、设计、快递等配套服务在当地形成了一个产业,带动吉州窑陶瓷产品销售额增加500多万元,间接带动就业上千人。”屠金歌告诉采访人员。
“模式复制”助力更多非遗扶贫
“木叶盏”的成功,让 “静象文化”看到,通过帮助非遗传承运营,在当地形成非遗产业,从而实现非遗匠人脱贫是一条可复制的路径。“我们现在全国各地选择适合电商推广的非遗传承品类,去年,我们对始于唐代的河南当阳峪产品进行价值挖掘。“绞胎”是用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制成泥条,然后像拧麻花一样将其糅合再拉坯成型,很有特色,河南当阳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我们通过创新绞胎瓷的营销方式,在疫情严重的2月,单次众筹的销售额就达到了40万元。”
 摇钱树|把树叶烧进瓷器中!两位南开女生如何将千年“黑科技”变成“摇钱树”?
文章插图
▲绞胎磁
最近,两个姑娘正在宁夏西吉县考察。她们又准备把非遗产业脱贫模式在这里复制,探寻西吉砖雕非遗创新融合发展的新道路。3年多来,她们已推出各类原创文创产品近60种,与几十位非遗传承人签订代运营协议,服务了全国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上百位非遗匠人,帮助当地形成产业,也拉动了就业,助农增收。
此外,她们还利用高新技术搭建起一个中国非遗数字化服务平台——静象SAAS(Software-as-a-Service)。这个平台将整合非遗产品上中下游产业链条,一方面链接散落在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匠人;另一方面牵手电商、自媒体、带货主播等销售渠道以及关键客户,打通非遗生产到市场对各个环节,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
“能够帮助这些非遗技艺传承下去我们固然高兴,但是更欣慰的是,我们在尝试探索一条可复制的非遗扶贫之路,通过非遗技艺实现脱贫,帮助当地脱贫攻坚。”
 摇钱树|把树叶烧进瓷器中!两位南开女生如何将千年“黑科技”变成“摇钱树”?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 | 宋震 王瑞
摇钱树|把树叶烧进瓷器中!两位南开女生如何将千年“黑科技”变成“摇钱树”?】编辑 | 陈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