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如此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廊和千年不断的历史文明,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前来欣赏赞叹、考察学习、甚至是虔诚礼拜为之朝圣!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莫高窟,我们精心编写了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这里的“画”不仅仅是莫高窟的壁画还有莫高窟的塑像、建筑、历史图片、历史遗迹等等。在我们眼中他们都是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我们将用充满温度感的文字来传递出历史信息的点点滴滴,“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大家聆听到绘画的声音,让声音传递美丽的绘画!
文章插图
都督夫人礼佛图 第130窟甬道 盛唐
莫高窟盛唐第130窟甬道南壁绘制了一幅大型的供养人画像,本为西夏壁画所覆盖,却在上世界40年代重现于世人眼前。由于流沙掩埋、潮气侵蚀,致使色彩消退剥落,地仗与岩面脱离,画面斑驳不清,仅有旁侧的榜题完整无误的记录着:“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一心供养”,“女十一娘供养”,“女十三娘供养”,这些明晰而显赫的身份,注定了画工笔下的人物,雍容华贵、光彩熠熠。
文章插图
段文杰在第130窟临摹壁画
如果此时把时钟拨回到1955年,在这幅壁画的旁边还矗立着五米左右的木质画架,一位脚踩木梯的清瘦男子,正在专心致志的临摹这幅伤痕累累的礼佛图。
文章插图
都督夫人礼佛图 段文杰临摹
在他的笔下,那一位位供养人跃壁而出:都督夫人两鬓包面如“抛家髻”,头顶饰“朵子”、鲜花、小梳、宝钿,穿碧衫红裙,肩披绛地帔子和白罗画帔,脚蹬笏头履,持巾,捧香炉,神情虔诚。紧随其后的十一娘,面饰花钿、花子,着朱衫白裙。十三娘则头戴凤冠,斜插步摇,衫裙帔帛,蹬“小头鞋履”。满头珠翠的豪门贵族女子恰如其分的诠释了何为“留住铅华云一片,犀玉满头花满面。”
其后的侍女们手捧花盘、玉瓶、妆奁等物品,其中大多穿着圆领袍衫,这种“束装似男儿”的天宝流行装扮,在《虢国夫人游春图》、《纨扇仕女图》及永泰公主墓室壁画中多有出现。另有三位头梳高髻的女子,她们额上皆为裹发的轻罗,即为唐代元稹笔下的:“新妆巧样画双蛾,慢裹恒州透额罗”中的“透额罗”,这也是唐代天宝年间的时世妆。
文章插图
侍女特写 第130窟 盛唐
画稿上流畅的线条、绮丽的色彩,正是这位年轻人翻阅资料的上千个日日夜夜,反复面壁锤炼的上百个日升月落的见证,也正是有了他的这份痴迷和坚持,才还原了这幅中国美术史上“失而复得”的《都督夫人礼佛图》,这位年轻人就是敦煌研究院的第二任院长——段文杰。
【 镌刻|“画中有话”——镌刻芳华】从段先生踏上敦煌这片土地开始,他便把一生倾注在了敦煌事业当中,他临摹壁画380余幅,并总结出了敦煌壁画的一套临摹方法。他视野开阔、高瞻远瞩、身体力行的开创了中国敦煌学保护研究的新高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敦煌石窟的保护者、研究者、弘扬者。
段先生正是无数“莫高人”的缩影,他们有抱负、有责任、有担当,他们甘愿远离浮华优渥的尘世,却在这处贫瘠的沙漠腹地,丰盈的艺术殿堂,挥洒着青春书写无悔的芳华。
主创团队
策划 / 李萍、宋淑霞
撰稿、诵读 /韩文君
学术顾问 / 王惠民
音频剪辑 / 罗成
推荐阅读
- 春满梨园遍芳华
- 巾帼风采丨王小鹰:上海名媛哪去了?赵津羽:闺门旦里有芳华!
- 翰墨迎新春 学子展芳华 岳池县新华小学师生绘长卷,写春联送祝福
- 诗词歌赋|九龄风度融汇千年文脉 韶城处处镌刻九龄印记
- 常德市新安学校:师生同台绘芳华,欢歌笑语唱丰年
- 北大与故宫:红楼共飞雪,百年同芳华
- 怡龄芳华解析汉服小知识
- 奥迪A8L艺术车亮相:以艺术之名,镌刻非凡尊贵
- 海报|灼灼芳华百年好
- 胡同博物馆镌刻古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