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庆敢于直谏,深得泰定皇帝赏识。
震惊朝野的“南坡之变”后,赵成庆不顾自己七品监察御史的卑微身份冒死上书,直斥叛逆:“铁木迭儿在先朝,包藏祸心,离间亲藩,诛戮大臣,使先帝孤立,卒罹大祸。其子锁南,亲与逆谋,久逭天宪,乞正其罪,以快元元之心。月鲁、秃秃哈、速敦皆铁失之党,不宜宽宥。”虽然铁木迭儿已因惊恐而病死,但泰定皇帝仍依照律令以“逆党”的罪名处死了铁木迭儿余党。赵成庆当时是监察御史,仅仅“七品芝麻官”,却敢于直谏,体现了忠于朝廷,忠于国家的情怀。
太常礼官玩忽职守,使得盗贼潜入太庙,盗走了仁宗和慈圣皇后的牌位,朝中大臣面对此事,敷衍塞责,相互推诿,身为御史的赵成庆多次向皇帝上书:“太庙失神主,乃古今莫大之变。由太常礼官不恭厥职,宜正其罪,以谢宗庙,以安神灵。”最终,泰定帝采纳了建议,太常礼官被依律惩处。
赵成庆为官清廉,官风刚正,“激浊扬清”,他不仅是难得的忠臣,也是一名孝子。孝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汉朝“以孝治天下”,有《孝经》成书流传于世,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赵成庆的父亲赵垠于成宗大德年间(1297年)去世,葬于“郪县富国乡之东山”(今北坝镇东林村石马湾),那一年,赵成庆13岁,赵成庆在母亲和兄长的照顾下长大。约在1334年,赵成庆升任云南诸道肃政亷访使(正三品)。在赴云南上任前,他回到家乡,在他父亲坟前立了一块碑,即《元赵府君墓碑》。碑文由当时著名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吴澄撰写,文中介绍了他父亲赵垠的生平事迹。碑首篆书作者郭贯和碑身隶书作者吴炳都是元朝大书法家。因该碑集元代三大名家作品于一身,非常罕见,被称之为“三绝碑”。1993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存放于琴泉寺内。赵成庆为父亲立碑,是“以表上之恩,以章亲之荣”,其实也是在彰显孝道。
文章插图
赵成庆死后,葬在东林村石马湾的赵氏祖坟,其墓旁立有赵成庆给后人的《遗训碑》,“现在福不可过用,过用则易尽。未来福不可不修,不修则无继。”碑文旁注“衣服饮食一切费用,皆现在福也;济物利人种种方便,皆未来福也。”《新修光绪潼川府志》对此有明确记载。
文章插图
赵府君墓碑
赵成庆后人牢记“琴鹤家风、忠孝传家”的家训,诗书传家,家风严谨。赵成庆后人赵思泰于清乾隆元年考中武进士,子孙后代中仅清朝时期就有举人3人、贡生10人、监生9、廪生4、庠生增生37人。其中赵成庆十三世孙赵思察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考中举人,官至河南通许县知县,为官清廉,为人称道,其位于新鲁镇的故居尚存。
文章插图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正如歌词中写的那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赵成庆将“忠”“孝”完美的融合,体现出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他的《遗训碑》虽是警示和教育其子孙后代传承其家风家训的,但对于今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亦有着积极借鉴意义。
文章插图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冉进财(四川省三台县地方志办公室)
【 御史|冉进财 ‖ 忠孝御史赵成庆】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推荐阅读
- 月陂亭:石壁上的石刻家谱
- 民俗|83位英烈!广西合浦公馆镇陈屋村忠孝祠重建陞座
- 明朝|大明少有的明君,一生忠孝勤谨堪比汉文帝,明朝人称其为千古一帝
- 近代史|悲情海瑞:一心只想为民做主为国忠孝,却惨遭官员排挤赋闲15年
- 梁昇卿《唐御史台精舍碑》隶书欣赏
- 古代最美男子潘安,忠孝双全为母辞官,却因为一人被灭三族
- 辽宋夏金|官僚森严尤敢铁面弹劾,皇权至上尤敢谏诤直言,宋朝御史何能如此
- 明朝御史拒绝纳妾,陪盲妻终生,令后人敬仰!
- 忠孝不能两全|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这才是徐元直离开刘备的真正原因
- 辽宋夏金|宋代御史制度:本是为了反腐,却导致监察体系内部滋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