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越地|回忆同学罗家伦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飞翔聊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回忆|越地|回忆同学罗家伦
文章插图
△ 罗家伦回忆同学罗家伦
 回忆|越地|回忆同学罗家伦
文章插图
△ 罗家伦致王云五书札一九一六年间,罗家伦在上海徐家汇李公祠复旦附中读书,那时与我和孙越崎等住同一寝室,彼此朝夕相聚。罗家伦字志希,系绍兴柯桥江头村人。其父罗霈乡于民国后曾任江西省某县知事,工绘画,尤善于画梅,並爱梅几乎成癖。他侍父甚孝,一九三六年霈乡七十寿辰时,罗家伦特购梅树一千株,植之于杭州西湖梅家坞,为父祝寿。当时罗住杭州佑圣观巷。罗氏父子文学水平都很高。由于家学渊源,罗家伦对诗词歌赋均所擅长。富口辩,善演说,每逢会议发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且文思敏捷,倚马可待。他所作文章诗词常发表于校内刊物,如:《复旦校刊》、《复旦学生杂志》、《复旦浙江同学会会刊》等。
 回忆|越地|回忆同学罗家伦
文章插图
△ 清华大学同仁合影前排左起:叶企孙、潘光旦、罗家伦、梅贻琦、冯友兰、朱自清后排左起:刘崇 、浦薛凤、陈岱孙、顾毓琇 、沈履他于一九一七年夏季离沪考入北京大学。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之发动始于北大,而北大学生示威游行时所散发之传单及北大学生会宣言,均系罗家伦于匆促间一挥立就,且字里行间充溢着爱国热情。当时我也投身于运动,在上海学联担任职务。关于罗家伦所作北大学生会宣言原文,至今我还记得,录之于下:“……现在日本在国际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要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农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今与全国同胞立下两个信条:(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二)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罗家伦对骈体文亦有精深研究。记得我结婚时,他曾作一篇四六句的骈文颂词来祝贺,惜乎时隔数十年,词句今已记不起了。一九三六年,其父七十寿辰的那一年,罗氏父子曾来绍兴,並参加绍兴“西园诗巢”。当时适值诗巢成员朱仲华四十岁,孙家骥(子松)五十岁,周知浚(颜修)六十岁,朱允中(秋农)七十岁,李镜燧(槐青)七十岁,戚扬(升槐)八十岁。罗家伦亦撰诗词为之祝寿。
 回忆|越地|回忆同学罗家伦
文章插图
△?《新潮》第一卷第一号罗家伦对新文化运动也有一定的贡献。他与傅斯年、康白情在北京创办《新潮杂志》,提倡白话文。当时每期寄来三十册,由我转托绍兴大路“教育馆”代售,购者甚众,书到售完。至一九二〇年秋,罗赴美留学,《新潮杂志》因此停刊。罗家伦在美国学习教育,毕业后,又先后至德国柏林大学及法国巴黎大学进修各一年。一九二六年回国后任“中央日报社”主笔。后任清华大学校长,旋调任东南大学校长(后改为中央大学)。又历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党党歌系他所撰。“七七”事变发生后,罗家伦去重庆,曾一度回杭,当时浙江省民政厅长阎幼甫,建设厅长王××(名字已忘)到车站迎迓。《东南日报》采访人员为之合摄一照,並登载在《东南日报》,而三人之姓正巧凑成“阎罗王”,三字成了熟人中谈笑之助。抗战胜利后,罗与我同为“制宪国大”代表,在南京聚会,当时他有自已所著《塞外行》诗文一本赠我。
 回忆|越地|回忆同学罗家伦
文章插图
△?罗家伦家族(1935年)到了一九四七年筹备“行宪国大”时,曾来电要我为他进行竞选,适因“中央”已将绍兴之代表名额让给青年党张安侯,因此不果。后罗由文化界选出,仍为“行宪国大代表”。解放前罗家伦曾任中国驻印度公使。解放时随蒋政府去台湾任“考试院副院长”,从此音信隔绝。据传闻罗已去世,想七十年前的同窗好友,已不复得见,忆念及之,深有感慨!一九八六年三月四日本文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