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在平定噶尔丹的时候,过多伦时候写过《出塞诗》,其中一首是这样:
森森万骑历驼城,沙塞风清碛路平。
冰泮长河堪饮马,月落大野照移营。
邮签纪地旬余驿,羽辔行边六日程。
天下一家无内外,烽销堠罢不论兵。
平定噶尔丹后,北方辽阔疆域社会的稳定,内地商人赴蒙古草原经商政策的放宽,蒙古族商人和贵族以及清军驻军对内地商品需求激增,促进了蒙古草原和内地之间商贸活动的发展,因此,漠南蒙古各地商埠的长途运输业——驼运业也应运而生。
文章插图
4.
驼运过程中,各商号都有自己的拉驼人,也叫“驼官”。他们常说的有两句话:“八沟热河喇嘛庙,西口到东口再到喇嘛庙”。八沟指平泉,热河指承德,喇嘛庙指多伦诺尔,西口指呼和浩特、包头,东口指张家口。这是当时形成的两条繁忙的驼运路线。
在承德各县的县志里,都有骆驼运输的历史记载,尤其是上面所说的平泉和承德,骆驼运输的记载更多一些。
光绪年间到民国,是平泉骆驼运输比较繁忙的时期,据《平泉的骆驼队》一文说:民国初年统计,平泉回民栓骆驼的有21户,汉族有2户,饲养骆驼数高达2086峰。
骆驼队驮着京津的百货北上,经商贸重镇赤峰、乌丹、林西等地源源运往蒙古各旗。每经一地,货物都有装卸。然后,再把草原上盛产的皮毛和甘草、麻黄等药材运往京津。每头成年骆驼要驮400斤货物,母驼也驮380斤左右,日行程30公里。从北京到赤峰400多公里,再到草原经棚喇嘛庙,往返需四五十天。
民国十年(1921年)以后,军阀混战,各系军阀抓骆驼运辎重、运军备、运粮饷,直系军阀南退,骆驼随之进关,奉系军阀东归。骆驼随之入关。连续繁重的运输,骆驼累的精疲力竭,年老体弱的骆驼纷纷倒毙,栓骆驼的人家不堪惊恐和危险,受不了打骂和欺凌,许多驼主只好丢弃骆驼队逃回。
祥子捡到的骆驼,应该就是这样被人丢掉的。
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里所写的骆驼不能走山路,是不准确的,承德的骆驼不但能走山路,而且走的还很好呢。
在承德西大街旱河沿和粮市街、草市街上,都有多家供骆驼队食宿的旅店,粮市街的养心店、旱河南岸的泰和店、元成店,草市街的刘家大店、邱家老店、大于家沟里的马家骆驼场子。
这些店家都是高门大院,便于骆驼的出入。
文章插图
5.
尹忠《热河记忆》里说,承德市区粮市街的养心店,院落占地面积不少于三千多平方米(足有半个足球场大小),可容纳众多骆驼、牛、马及车辆,南侧的牲畜棚和草棚子就有三十多间。运输队伍常年不断地在这里居住。
骆驼队那时是主要运输力量,尤其是运送热河北部及内蒙古一带的货物,冬天又寒冷,一般过于远程的,马车就不如骆驼方便。那时倒运客商都坐驮轿,也很方便,驮轿脚夫也都住在这些店里。
骆驼队也有个编队组织,六匹骆驼称做一个拨子,由一个脚夫赶着,六七个小拨子,要组成一个大拨子。还要选个头目,便于召集众人,统管路上行动,协调各方关系。
骆驼队的脚夫们也非常辛苦,远程行路,风来雨去,冰雪备尝。他们多是老热河北部的经棚、林东、林西和内蒙古通辽那边。特别是秋冬季节,骆驼队运输活计比夏季多些。
尹忠是土生土长的承德人,他说,记得那时候,在家里睡到半夜,听到墙外有“驼铃”声响起来,就可以想到又过骆驼队去前街住店啦。当年,在冬季一看身着白板老羊皮袍子,脚底下穿着一双大毡疙瘩鞋,腰里带着大烟袋荷包和取火的火镰,头上带着大狐狸皮帽子的,那就是拉骆驼的“老客”,有的人还背着火枪。
推荐阅读
- 中国最牛的祖坟,一共出了16位皇帝,连高铁都要给它让路!
- 承德|承德50张让你震惊的老照片
- 珠宝文玩怎么开通小店入驻基地?
- 湖南九嶷山景区开启文化体验季传承德孝文明
- 节气|节气丨冬至到,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
- 太行古堡|晋城特色 匠心独运——晋城高铁东站主创设计师沐炜炜谈设计亮点
- 明日|明日冬至~扫墓公交专线已开通!
- 后世|中国最牛祖坟,后世出了16位皇帝,至今无人敢盗,修高铁也绕着走
- 网络|《梨园春》新年唱响网络购票已经开通
- 表彰|冷水滩区凌云社区举办智慧电视开通仪式暨社区志愿者表彰文艺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