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上天容易入地难!7018米深井现场总指挥讲述真实版“地心游记”( 三 )


钻探|上天容易入地难!7018米深井现场总指挥讲述真实版“地心游记”
文章图片
“松科二井”于2014年4月开钻 , 整整钻探了4年的时间 , 经过艰难攻关 , 该工程攻克了超高温钻探和大口径取心等关键技术难题 , 获取了415万组24TB的深部实验数据 , 创造了4项世界纪录 , 标志着我国钻探装备研发水平成功跻身国际第一梯队 , 在“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深部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并不仅仅是在地球上打个较深的洞而已 , 其涉及地学、力学、机械、仪电、材料、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 , 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水平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达程度 。
三大难题:高温、高压、高地应力张金昌告诉采访人员 , 给地球深部打洞 , 主要依赖于钻头和中空的钻杆进行 。 其中钻头是能够“冲锋陷阵”的“地下先锋” , 由高强度的昂贵人造金刚石构成 , 而钻杆都有螺纹接头 , 一根一根相接 , 就可以不断钻入地球的深部 。
进行地球深部钻探时会遇到一系列的难题和挑战 。 如何保障钻头在持续超高温下不“罢工” , 就是科学家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 因为钻头在钻探时需要降温 , 钻井越深 , 温度越高 。
科学家预计 , 钻到地球深处超万米处 , 温度将达到300摄氏度以上 。 这意味着 , 钻探机器上所使用的孔底马达、震击器、轴承密封等材料得耐得住这样的高温才行 。 可现阶段很多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还没这么厉害 。
因此实施钻探时 , 深度越大用于降温用的循环钻井液面临的挑战就越大 , 此外还必须通过井下温度传感器实施精确监控 。 否则 , 钻头被烧坏 , 损失就大了 。 在钻探松科二井时 , 每往下钻进100米 , 地下温度会升高3℃至4℃ , 等钻到孔底的时候温度已超过240℃ 。
通过反复研究和实验 , 张金昌团队研发出新型水基钻井液配方 , 经受住了井底高温的考验 , 这刷新了我国钻井液应用的最高温度纪录 。
给地球深部钻探降温 , 现在一些科学家也在设想采用专门的制冷设备 , 像空调一样给钻具降温 。 遗憾的是 , 可以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使用的制冷机目前还没有诞生 。
高压也是深部钻探的一大挑战 。 如果钻孔深度达到一万多米 , 预计井内泥浆压力将达到175Mpa以上 , 地层压力将达到400Mpa 。 而现有很多测量仪器所能耐受的压力为140Mpa到170Mpa之间 。 这也是现阶段我国深部钻探还没有突破1万米大关的重要原因 。
更麻烦的是 , 在高温、高压之下 ,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会发生改变 , 容易破碎 。 一旦井壁岩石出现破碎 , 又会严重阻碍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 。
高地应力是深部钻探不能忽视的另一重威胁 。 所谓地应力 , 是地壳内岩石在受到外力而变形时 , 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 。 高地应力非常容易造成井壁垮塌、卡钻等井下事故 。 张金昌透露 , 为了顺利推进钻探的进行 , 松科二井就实施了很多技术革新 。 比如采用国内首创的大直径同径取心钻探工具 , 使用钻探工具直接钻进一个大井眼 , 可以一次性钻进至设计的井眼直径 。
钻探|上天容易入地难!7018米深井现场总指挥讲述真实版“地心游记”
文章图片
钻探|上天容易入地难!7018米深井现场总指挥讲述真实版“地心游记”
文章图片
损失1厘米岩心相当于损失1万年纪录“钻地”成功后科学家们又面临“取心”的挑战 。 在一个极不均匀和复杂的球体上“动刀” , 在保证钻的井眼不能坍塌和崩裂的同时 , 还要完整无缺地取出深部岩心 , 难度极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