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敦煌学:流光百年 历久弥新

【新书访谈录】
敦煌里的中国 敦煌里的世界
——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20周年新书访谈
访谈一·敦煌学:流光百年 历久弥新
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名誉会长 郝春文
文物收藏|敦煌学:流光百年 历久弥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敦煌莫高窟第156窟 张议潮领军出行图图片选自《敦煌学十八讲》
光明悦读:1930年 , 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言中正式提出“敦煌学”的概念 。何谓“敦煌学”?
郝春文:敦煌学是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史迹和敦煌学理论等为主要研究对象 , 包含上述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历史、地理、社会、民族、哲学、宗教、考古、语言、文学、音乐、舞蹈、建筑、科技等等诸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
光明悦读:您新近出版的《当代中国敦煌学研究》 , 对我国敦煌学研究百余年历程做了怎样的详尽梳理?
郝春文:如果从1909年中国学者出版第一批有关敦煌学的著述算起 , 中国的敦煌学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 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09年至1949年 , 以193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 前一时期敦煌学逐步兴起 , 后一时期我国学者接触的敦煌文献大为增多 , 研究领域逐步扩大 。第二个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 , 以1966年“文革”开始划分为两个时期 , 前一时期研究重心在大陆 , 后一时期研究重心转移到了港台 。第三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2000年 , 我国敦煌学快速发展 , 最终掌握了国际敦煌学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第四个阶段是2001年至现在 , 我国敦煌学开始转型 , 学者在延续传统题目和传统方法、范式的同时 , 探索用新范式和新视角开辟敦煌学的新领域 。
文物收藏|敦煌学:流光百年 历久弥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代中国敦煌学研究(1949-2019)》郝春文 宋雪春 武绍卫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光明悦读:敦煌学研究最为重要的发现是什么?填补了哪些空白?
郝春文:历史学方面 , 首先是依据对敦煌文献中保存的汉文、吐蕃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等公私文书的研究 , 改写了9世纪中叶至11世纪初敦煌乃至西北地区的历史 , 使我们对这一时段我国西北地区历史变迁、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与相互间交往有了全新认知;其次 , 对文献中有关唐代均田资料的深入研究 , 为“均田制实施与否”的争论画上了圆满句号 , 并对均田制的实质形成了新认识;最后 , 对敦煌、吐鲁番文献中勾检资料的研究 , 填补了唐代勾官和勾检制度研究的空白 。宗教史方面 , 揭示了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和僧尼生活的真实图景 , 探明了摩尼教在古代中国的传入和流行情况 。语言文学方面 , 对敦煌俗字的研究填补了4—11世纪写本俗字研究的空白;对敦煌变文讲经文等文学资料的研究则解决了鼓子词、诸宫调、词话、宝卷等后代流行的民间讲唱文学的来源问题 。敦煌石窟艺术方面 , 历时千余年的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三者结合的文化遗存 , 使学界对4—11世纪中国美术史有了全新认识 。此外还填补了中古时期写本装帧形态研究的空白 。
光明悦读:您在新书中不止一次提出 , 我国已经掌握了敦煌学研究的国际话语权 , 依据何在?
郝春文:“敦煌在中国 , 敦煌学在日本” , 在改革开放之初 , 这曾一度是国际敦煌学研究的学术景观 。改变这样一种状况的标志 , 是中国学者推出了一系列在国际学界都有意义的成果 。
资料整理刊布方面 , 中国学者编纂并陆续推出了《英藏敦煌文献》等一系列大型敦煌遗书图集 , 陆续公布了中、英、法、俄和部分国内外散藏敦煌遗书的图版 。释文方面 , 中国学者陆续推出了《敦煌文献分类录校丛刊》《敦煌经部文献合集》等一系列分类释录文本 , 基本涵盖了敦煌遗书的重要类别 。与此同时 , 中国学者编纂出版了《敦煌石窟内容总录》《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敦煌石窟艺术》《敦煌石窟全集》《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等一系列记录敦煌石窟的基本资料 。敦煌遗书的资料整理和刊布方面工作 , 几乎被中国学者垄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