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郑畋的这首《马嵬坡》虽然没有《长恨歌》出名,却也是经典之作

在中国文学史上,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爱情悲剧历来成为文人笔下经常品评的对象,他们或批判,或同情,亦或兼而有之。
在如此众多的关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文学作品中,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长篇诗歌《长恨歌》最为脍炙人口,其中的一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是成为了最美的爱情誓言。
唐代诗人郑畋面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也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马嵬坡》。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杨贵妃|郑畋的这首《马嵬坡》虽然没有《长恨歌》出名,却也是经典之作
文章插图
安史之乱成为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大唐虽在,一切却已物是人非,正如杜甫在《忆昔》中写的那样,安史之乱之前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之后便是“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此时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已经随着军队仓皇逃离长安,然而逃到马嵬坡的时候,六军不发,要求处死大奸臣杨国忠,后来这些士兵还不解恨,以“贼本尚在”为由,还要处死杨贵妃,唐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下令让杨贵妃自缢。
 杨贵妃|郑畋的这首《马嵬坡》虽然没有《长恨歌》出名,却也是经典之作
文章插图
杨贵妃|郑畋的这首《马嵬坡》虽然没有《长恨歌》出名,却也是经典之作】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返回长安,此时的李隆基已经不再是昔日英明果断的皇帝(皇帝是他的儿子李亨),而是成了垂垂老矣没有任何权利的太上皇。
在宫中的岁月,可谓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距离杨贵妃死亡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唐玄宗在这宫殿中,再也见不到杨玉环的影子,再不能同她一起莺歌燕舞,山盟海誓。每每回忆起与杨贵妃在一起的岁月,唐玄宗便老泪纵横,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一个还苟活在人间,一个已经香消玉殒,从此天各一方,此时的李隆基在这人世间,没有了任何牵挂和权利,陪伴他的只有日日的垂泪对宫娥。
杨玉环的死,换来了唐朝时局的扭转,以安禄山为首的安史之乱被镇压,唐玄宗的儿子李亨成为新皇帝,大唐又重新开启和平而振兴的局面。
此时的李隆基在宫中,痛苦地度过了他的后半生,尤其是在深夜中,更加思念杨贵妃。人们常说,处死杨贵妃是唐玄宗英明果断的决策,是赞扬唐玄宗在国家危亡之时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依旧是一位圣明之君,不然就会步入陈后主亡国的后尘。
 杨贵妃|郑畋的这首《马嵬坡》虽然没有《长恨歌》出名,却也是经典之作
文章插图
诗中的“景阳宫井”讲述的是南朝陈后主的典故。
当隋朝士兵打入金陵的时候,陈叔宝带着宠妃张丽华和孔妃藏在了景阳宫的井内,最后隋兵来到景阳宫,向井里窥视,并大声扬言要落井下石,听到井下有人求救的声音,士兵扔下一条绳索,最后发现,绳索上“串”着陈后主、张丽华和孔妃三个人,他们屈辱地成了俘虏。
郑畋将陈后主苟且偷生之事与唐玄宗赐死杨贵妃的事情进行对比,似乎对唐玄宗又有了一丝同情,同是帝妃,又同时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看似英明果断,一个却苟且存活,对比性极强,从这一点看,唐玄宗还是要比陈后主圣明的多。
这首《马嵬坡》可谓耐人寻味至极,看似讽刺唐玄宗,无形中又有一丝同情之感,我们常常设想,如果唐玄宗没有活到77岁,而是在遇到杨玉环之前便逝去,那么为我们留下的则是他辉煌的一生,足可以和唐太宗李世民所媲美。
难怪蘅塘退士在《唐诗三百首》中说:唐人马嵬诗极多,唯此诗深得温柔敦厚之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