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太极太极,成功申遗!

昨日(12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15届常会于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线上召开。本届常会共评审57个国家申报的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项目,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和传承。太极拳对于习练者的性别、年龄、体质、职业、民族没有限制,通过习练太极拳,人们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申遗|太极太极,成功申遗!
文章插图
“学拳明理”,太极拳所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丰富着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运行规律的认知;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尊师重道、学拳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满等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们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推动人与人和谐共处、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太极拳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太极拳外,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也申遗成功。
太极拳与湖北
关于太极拳的创始,一种说法,太极拳创自明朝末年的陈王廷,他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
另一种说法则与湖北有关,是元末明初的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开中国“内家拳”之先河。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汲取了精华,引申而来。湖北武当山作为道教圣地,太极拳发祥地,多年来举办了一系列文旅活动及体育赛事。
近些年,太极拳已经广泛地走进了大中小学,有些学校甚至将其纳入必修课程。太极拳不仅仅是爷爷奶奶们在公园进行的一项运动,也是年轻人们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
 申遗|太极太极,成功申遗!
文章插图
在武汉大花山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带领一批患者积极“解锁”太极拳技能。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建起了方舱医院应对疫情。治疗闲暇之余,方舱内的医护人员便会带领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其中就有太极拳。
在大花山方舱医院,团队在医药治疗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学习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健康养生功法,这不仅有助于疏导患者情绪,也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优化治疗效果。
来源:央视新闻,中新网
申遗|太极太极,成功申遗!】编辑:黄德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