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迹|乡愁印迹!追寻龙岗荷坳的历史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雨欣侃蓝领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资料来源:龙岗广电中心专题部龙岗荷坳“乡愁印迹”第28集探寻龙岗老历史讲述龙岗老故事展示龙岗老风貌弘扬龙岗老传统
 印迹|乡愁印迹!追寻龙岗荷坳的历史
文章插图
不管你身在龙岗或是远在他乡《乡愁印迹》都会给您还原最真实的龙岗记忆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在深圳市龙岗区园山街道荷坳社区,有一座八百年历史的原住民广府村落·荷坳村。它是龙岗地区现存最早的古村落。
 印迹|乡愁印迹!追寻龙岗荷坳的历史
文章插图
南宋初年(淳熙年),归德盐场(现宝安沙井)盐使司陈康适迁至归善县(现龙岗荷坳)任盐官,见“荷坳”地处上淮水之滨,又乐其山水之美,故在此开基立业,成为荷坳村开基始祖。陈康适,不仅是深圳历史上最早记载的盐官之一,也是龙岗地区最早记载的历史人物及盐官。荷坳村,成为广府人开发龙岗,迁徙繁衍的活化石。
 印迹|乡愁印迹!追寻龙岗荷坳的历史
文章插图
▋杨荣昌(深圳市博物馆非遗保护中心研究员)陈康适他祖上应该是中原河南洛阳一带人,他的父亲是叫陈朝举。据他的家族的族谱记载,他这个人应该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学生。陈朝举在金兵南下的时候,他们也是迫于动乱就南迁,先迁到了(广东)南雄珠玑巷一带,后来又辗转带着他的三个儿子,迁徙到深圳(宝安)沙井这一带,当时就叫归德盐场(现宝安沙井),扎根立户,在那个地方生活。
 印迹|乡愁印迹!追寻龙岗荷坳的历史
文章插图
陈朝举他有三个儿子,其中这个陈康适就是他们家老二。族谱记载当时陈康适是在这边做盐官,当时的盐场就是最全盛的时候,深港地区一共有五个盐场:东莞盐场、归德盐场、黄田盐场、叠福盐场、官富盐场。
 印迹|乡愁印迹!追寻龙岗荷坳的历史
文章插图
据史书记载,陈康适一生忠奉朝政,政绩显赫。立村后,又孝诚传家、教子读书。造化弄人,(宋)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陈康适与世长辞,享年25岁,立碑于荷坳村西榄冚山。2005年“陈康适墓”经市、区文物专家鉴定为,龙岗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盐官墓葬,对研究深圳移民迁移史、墓葬结构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陈康适墓”历经更朝换代与战乱,完整保存至今,可见其后代对他的敬重与爱戴。陈康适虽终其英年,所幸有子陈文彬,文才出众,任职登侍郎,并承其家业。
 印迹|乡愁印迹!追寻龙岗荷坳的历史
文章插图
陈氏一脉立足荷坳开枝散叶,传至七世祖时,因躲避兵祸而颠沛流离。明成化年,后代陈楚英、陈楚彦两兄弟分别在荷坳、仙人岭重振家业。其后代的繁衍,开辟了许多新的村落。如今,荷坳陈氏子孙后裔数以万计,分别居住在龙岗荷坳、黄阁坑、仙人岭以及惠州博罗、河源紫金、东莞茶山等地,也有不少移居港澳、海外。明成化年间, 陈琳·官拜广西庆远府知府。陈瓘·官拜江西抚州府粮判陈三铭中举两科副榜。清光绪年,陈兆麟中举武进士、陈瑞屏考取秀才。光绪末年,陈瑞屏建立兰桂书室,考取秀才后未曾入仕。将书室作为私塾,一生皆留在荷坳教书。如今,兰桂书室由龙岗区政府出资修葺,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兰桂书室不仅传承了荷坳一带兴办教育的思想,更是中西文化碰撞的历史见证。
 印迹|乡愁印迹!追寻龙岗荷坳的历史
文章插图
到了清末民初,则出了一位学贯中西的传奇人物,陈观海。陈观海是近代中国最早赴德国的留学生、最早的华人牧师,被认为是“清代中德关系不容忽略之媒介人物”。他翻译的《德意志帝国刑律》一书,在中国近代法制史上第一次把德国刑律介绍到中国,对晚清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大清刑律》的修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