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王石:我最喜欢的一句电影台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三 )


当时哈佛大学的新生比较喜欢的课程,是曼昆教授的“基础经济学”和桑德尔教授的“论正义”,每堂课都能吸引1000人来听课。而有个教授讲“中国传统哲学”,只有80多人来听课。但是,当我离开哈佛大学时,来听这堂课的已经有800人了,尽管这位讲课的教授并不太知名。
也就是说,中国文化成了一门显学,西方人在认真研究我们,回头看东方文明,才意识到我们的独特优势。
文化是个大课题,我不是专家,没法展开讲,但是看看这次疫情,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种思维方式,不是今天才有,而是扎根于我们的文化。中国人几千年来不断面对各种灾害,包括水灾、旱灾、蝗灾、地震、外敌入侵,我们确实是多灾多难的民族,而如果没有面对灾难的上下同心、全国一盘棋,中国就不是今天的样子。
我相信,东方传统文化和智慧,能帮助我们屹立于世界五千年,也一定能帮助世界上更多的人。
 不由|王石:我最喜欢的一句电影台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文章插图
问与答
问:国外有研究说,中老年人和年轻人在一起,有助于永葆活力,这有没有科学道理?
王石: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常说,和年轻人打交道,你就会变年轻。怎么会变年轻呢?是因为你在不断吸收新的东西。
记得当年看“超女”比赛,10个女生站在台上,当场宣布PK结果,被PK掉的女生,还要发表感言。看她们掉着眼泪说自己不服气,说下次还会来,我是很受触动的。我们这代人,如果这样在台上被PK掉,大多会选择灰溜溜地走开。所以我觉得,“80后”比我们光明磊落,更不要说“90后”“00后”,年轻人身上永远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新东西。
问:能谈一谈您的生死观吗?
王石:《我的改变》这本书的第五章标题是“生死”,那是我写的过程中花时间最多的章节。
我认为,你对死亡的认识是不是深刻,这并不重要;而你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说中国人很怕死,我觉得不完全对。祖辈们在面对死亡时,比我们现在坦然得多。记得小时候去姥姥家,我发现村里很多老人生前就把棺材准备好了,放在屋子里天天看。但是今天,谁会提前给自己买个骨灰盒呢?我认为其中的原因,是因为现代医学的进步,让人对医学产生了过高的期待,人们似乎都认定,医学这么发达,怎么不能把人救活呢?因此,死亡反倒让人觉得像是意外,我们面对死亡变得越来越忌讳。
在这方面,西方人可能要从容一些。你听莫扎特的弥撒曲,从生命的开始、辉煌,到苦难、到结局,你不仅在欣赏音乐,还能感受不同乐章带给人对生命的理解。我经常在睡前听一段弥撒曲,那是献给死亡的,但能让人非常安静。
问:支撑您走过一次次困难,是因为乐观吗?
王石: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真实的情况是,失败带来的往往不是信心,而是灰心。所以,应该积小胜成大胜,不断获得小成功,不断给自己注入信心,这样才能离目标越来越近。
问:可以分享一个“积小胜”的故事吗?
王石:十多年前,我受邀去哈佛大学“亚洲经济论坛”演讲,主办方建议我用英文,可以省去翻译的时间。我一听有道理,不能即兴演讲,念稿总可以吧?但当我刚开始念“Ladies and gentlemen(女士们和先生们)”,主持人就打断说:“王总,您还是用中文讲吧。”全场哈哈大笑。
我犹豫了一下说:“Please give me a chance,practice in English。(给我一个机会练习英语)”台下一片掌声。我于是开始念。他们听不听得懂我不知道,但我有两条原则:一是声音要大,让我感到非常自信。二是要有眼神交流。每讲一段,我都会扫视全场。
其实,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突然遇到一个老外,结结巴巴用中文跟你讲话,你是佩服他还是嫌弃他?当然是佩服。
所以,凡事不要先束缚自己,没有谁比谁聪明太多,重要的是你如何选择,先取得一个小胜利再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