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创作|叶浅予:速写伴随一生,仅向中国美术馆就捐赠了432本速写本!

色彩鲜丽,雅俗共赏色彩鲜丽,雅俗共赏
 画创作|叶浅予:速写伴随一生,仅向中国美术馆就捐赠了432本速写本!
文章插图
叶浅予(1907—1995)
著名国画家、叶浅予的高徒卢沉1997年在叶浅予诞辰90周年之际,写出《叶浅予的速写艺术》一文,在他看来,叶老一生的艺术实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块:漫画、速写、中国画。
在这三种艺术实践中,速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速写不仅是叶老艺术实践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叶老艺术成就的坚实基石。漫画和中国画的成就都离不开速写这个基础。”
 画创作|叶浅予:速写伴随一生,仅向中国美术馆就捐赠了432本速写本!
文章插图
印度妇人
28×21cm
1943年
叶浅予没有经过正规的造型基础训练。从18岁(1925年)休学,到上海谋生,画广告、画漫画、画插图、设计花布图案、画舞台布景,直到画《王先生》的头几年(1929-1935年),都是凭记忆和想象来起稿和造型,在谋生中逐步积累起造型技能。
 画创作|叶浅予:速写伴随一生,仅向中国美术馆就捐赠了432本速写本!
文章插图
康定舞步
16×11cm
叶浅予自己回忆,开始画速写是在1935年。那年与访问上海的墨西哥漫画家珂佛罗皮斯相识。见他身上经常带着小本本,记录他在旅行中所见的各种形象,作为创作素材,叶老也拿起了速写本。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直接的收获是提高了长篇漫画创作《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中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真实性。1935年北游回来,还出了一本《浅予速写集》。在60年前,那时他才20多岁。叶老早年主要画漫画,40年代转向中国画。画漫画、中国画都有明显的阶段性,唯有画速写,伴随他一生。
 画创作|叶浅予:速写伴随一生,仅向中国美术馆就捐赠了432本速写本!
文章插图
写生的师生
28×23cm
从30年代一直画到90年代,叶浅予几十年速写不离身,这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绝无仅有。他画速写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创作需要,先是为漫画创作服务,后来又为中国画创作服务。其速写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用笔快速果断、简洁肯定,造型概括夸张。早年速写夸张得厉害,造型更多漫画味。五六十年代的速写,相对较写实,既有时代风尚的影响,也和叶浅予从漫画转向中国画创作有关。
 画创作|叶浅予:速写伴随一生,仅向中国美术馆就捐赠了432本速写本!
文章插图
延边长鼓
66.5×44cm
五六十年代,是叶浅予水墨画创作的高峰期,也是速写最多产的时期。叶浅予喜欢穿一件劳动布上装,大口袋里装着好几本画速写用的“拍子簿”,拍子本并不大,一本二十来页,画完一本接着画第二本。1958、1959年,平均每天可以画二三十页。最高记录在十三陵水库,一天画过五十多页。叶浅予的速写数量多得惊人,立柜底层的大抽屉里,塞得满满的全是速写本。叶的女儿叶明明手头上有一份叶浅予的捐赠部分统计,仅向中国美术馆捐赠的速写本就达432本之多。
 画创作|叶浅予:速写伴随一生,仅向中国美术馆就捐赠了432本速写本!
文章插图
汉族秧歌
25×18cm
叶浅予的舞蹈速写堪称一绝。五六十年代,他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舞台速写。画舞台速写,特别是捕捉瞬息多变的舞蹈动态,这需要特殊的本领。在这高难度领域,显示了他高超的速写才能和艺术功力。他的舞蹈速写有两种:绝大部分是在看戏看舞时当场画的铅笔速写,用笔快速、果断、一气呵成、形神兼备。还有一些用毛笔画的舞台形象,如收编在《舞台人物》速写集里的《天鹅湖》《刘三姐》《周信芳》和《盖叫天》等,形象和画面都比较完整,有的近于绣像,如茶馆人物,大都是为了当时报刊刊用的需要,根据铅笔速写加工整理的。这与现场速写自有不同的品味。除了仍保持速写的生动性,线条里还增加了毛笔勾勒的书法趣味。这已不是通常概念的“速写”,有较多的艺术加工成份,也可以说是速写式的创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