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社交圈:越开放还是越狭小( 二 )


相亲鄙视链由此顺势诞生 , 一般都是你看上她她看不上你 , 你看不上他他看上了你 , 很难做到双向的奔赴 , 达到诉求的平衡 。 月薪两万元的想找个年薪百万元的 , 而年薪百万元的想找个白富美;没户口的想找个本地人 , 而本地人想找个门当户对的 , 潜意识里 , 每个人觉得自己值得更好的 , 然后在一次次的相亲中 , 耗掉了时光 。
问题是 , 爱情真的能够这样斤斤计较 , 精心计算吗?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写道:“爱情是不用眼睛而用心灵看的 , 因此生着翅膀的丘比特常被描成盲目;而且爱情的判断全然没有理性 , 只用翅膀不用眼睛 , 表现出鲁莽的急性 , 因此爱神据说是一个孩儿 , 因为在选择方面他常会弄错 。 ”
要知道 , 爱情的美妙就在于它的盲目与非理性 , 怦然心动的那一刹那 , 就是毫无理由 , 无关乎她的胖瘦 , 无关乎他的高矮 , 无关乎她的家庭 , 无关乎他的收入 。 如果一开始就画地为牢 , 那注定是缘木求鱼 。
---------------
有风韵地“宅”着 时不时露头换口气
何橘
当年周杰伦一首《阳光宅男》红遍大街小巷 。 MV里的宅男让人忍俊不禁:带着黑框眼镜 , 穿着格子衬衫 , 青涩木讷 。 这是以往大家对“宅”的刻板印象 , 即沉溺于个人世界或虚拟空间 , 与现实格格不入 。
互联网世界 , 很多语言都随风而逝 , 难以驻留 。 不过“宅”并没有转瞬即逝 , 反而语义不断地流转变迁 , 与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连缀在一起 。
如今 , “宅”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 , 甚至是一种积极的身份认同 。 起初“宅”或许只是形容沉迷动漫或网络游戏 。 如今的“宅”更像是自我况味 , 是喜欢独处的表现 。 宅一宅 , 青年人可以跳出烦恼、暂避现实 , 在个人的小世界里风光无限 。 没有贬义的“宅” , 已经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 。
词语仿佛一面镜子 , 映照着社会变迁 。 “宅”上边有个“宝盖头” , 它的语义与房子连在一起 , 反映了家提供给人的私密庇护 , 这是个让人卸下防备和假面 , 全身心放松的时机 。 减弱社交联结、专心享受独处 , 是因为二者对人们而言有不同的意义 , 承载着人类不同的情感维度和现实需要 。
当我和别人说我很“宅”或我想“宅”时 , 简而言之就是我想自由地“一个人静静” 。 在这个万物飞驰的年代 , 慢下来、静一静 , 对每个人都很必要 。 谁的生命不需要些许清静?热闹有热闹的精彩 , 清静有清静的味道 , 就好像图画需要留白 , 生活也需要屏蔽喧嚣 。 在喧嚣与热闹中给自己留一方安静天地 , 不仅是主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 更是自我净化精神世界 。 古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源于心远地自偏 。 从古至今 , 社会发生了沧海桑田、天翻地覆的变化 , 即便到了赛博社会(又称虚拟社会) , 人们骨子中的那份安宁清静 , 其实并未改变 。
这届年轻人被内卷的竞争裹挟 , 承受着“996”的压力 , 半路被叫回加班会崩溃大哭 , 时不时还会自嘲“打工人” 。 如今人们不能像古人那样归隐山林、心外无物 , 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适时地“宅”一下 , 有助于修养身心 。
“宅”是年轻人解压的方式 , 仿佛游泳也得时不时露出头换口气一样 。 独处过后 , 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 跑向更远的目标 。 哪怕生活欺骗了你 , 也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 有些忧郁 , 不妨独处一会儿 。 周末足不出户 , 做个“佛系”青年 , 看看书、泡泡脚、浇浇花、撸猫铲屎;或者订外卖大吃一顿肥宅套餐 , 打打王者 , 上弹幕网站看综艺节目里的帅哥靓女 。
社交仍然是一项相当重要的能力 , 这和偶尔有风韵地“宅”着并不矛盾 。 不可否认 ,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 , 有必要敞开心扉与人交流 , 通过社交认识朋友、分享情感 , 始终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 虚拟社交或许能让交流更加便捷 , 但却无法等同于面对面的沟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