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李满强,汉族,甘肃静宁人,中国作协会员,甘肃 " 诗歌八骏 " 之一,现供职于静宁某行政单位。中学时代开始写作,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芳草》《星星》《草堂》《飞天》等刊,入选数种选本。著有诗集《个人史》《画梦录》《萤火与闪电》(即将出版)、随笔集《陇上食事》(2020 年 9 月出版)等五部。曾获 " 黄河文学奖 ""《飞天》十年文学奖 " 等多种奖项,有作品被译为英、韩等文。2008 年入选诗刊社 24 届青春诗会。2013 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第十九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
李满强是我省的诗歌八骏之一,获奖无数,也收获读者无数。在外人看来,他是个不折不扣的 " 大诗人 ",而熟悉李满强的朋友都叫他 " 二满 "。李满强说:" 这是朋友们叫惯了的名字。因为家中排行老二,我的性格在朋友们眼中也有点‘二 ’,所以他们都叫我‘二满’。" 说到这里,李满强爽朗地笑了起来。
文章插图
【 访谈|文化名人访谈丨在诗意的路上探险与修行——访诗人李满强】同大多数作者一样,李满强对文字最初的触动,纯属偶然。" 我的祖上都是农民,世代生活在陇东一个名叫李家山的小地方。父亲在上世纪 50 年代上过生产大队里的扫盲班,算是我们家唯一能算账、会写自己名字的人。记忆中,我们村唯一的纸质读物,就是公社里淘汰下来用来糊墙的旧报纸。同那个年龄的大多数男孩子一样,我的童年时光,都在上房揭瓦、下河摸鱼、放羊拔草中度过。因为个子小,家里穷,学习差,内心一直笼罩在自卑的阴影里,但丰富的农村生活,注定是我写作中取之不尽的源泉和宝藏,也是我精神的归属之地。" 李满强说。
文章插图
待到李满强上高中后,轰轰烈烈的文学热已渐渐式微,但在李满强生活的这个西部县城,诗歌仍然是神圣而美好的。他说:" 在我的母校静宁一中,由明代文庙改建而成的图书馆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散发着浓郁油墨香的诗歌。后来,我的一篇描写过年的作文,被我的语文老师王克敬先生当作范文在两个班上朗读,之后我又被推荐参加一个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并最终获奖。这件事似乎点燃了我内心某种隐秘的情愫,我想,或许可以通过写作让自己自信起来。" 于是,在 1992 年 4 月,李满强的第一首小诗在一家影响不小的中学生报纸上得以发表,这更加坚定了他要写下去的决心。
但正值青春的写作,终究是狂热而盲目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 2003 年左右,在经历了落榜、复读、上大学、返回县城就业,成家、生子等种种生活的训谕之后,李满强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便那时候我已经发表了不少作品,但在高手林立的甘肃诗坛,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在冷静地阅读了别人的作品和审慎地分析之后,李满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其他诗人和作者都有自己擅长的题材,他们都会紧紧抓住这个题材,挖深,挖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和风格,而自己一直是见什么写什么,犯了不够专一的毛病。" 这好比种庄稼,别人的地里要么种小麦,要么种玉米,而我的地里啥都种,看起来郁郁葱葱,其实啥都长不好。" 李满强说。
文章插图
在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李满强开始从最熟悉的事物着手,写他的家乡李家山。" 那种感觉像是找到了矿脉,让我挖到了很多宝石。在这部《村庄史》中,我写干旱中挣扎的庄稼,写废弃的庄院,写寡居半生抚养孩子的小脚老人 ……" 事实证明,李满强的《村庄史》系列作品,是一个成功的转型。2005 年,《人民文学》前主编韩作荣先生曾写了 3 页的信,鼓励他把这个系列写下去。2005 年到 2008 年间,《人民文学》《诗刊》《飞天》等刊物相继刊发了这个系列,也是因为这个系列,李满强入选了诗刊社第 24 届青春诗会。
推荐阅读
- 玩石头就要做赏石文化的传播者,可一些人却成了奇石的封存者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迁安发布暂停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揭秘三星堆 为何有人称其不属于中华文化
- 配色解读:艺术家邓建勋 x Dunk Low合作—中国饮食文化特色配色
- 同仁嘛呢调!
- 俗语中的四大嫩,四大蔫,和四大紧,四大松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