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史上真实的水浒:36好汉聚义,徽宗爱才招安,活跃于抗金前线

在名著《水浒传》的影响下 , 北宋末年规模不大的宋江举事如今家喻户晓 。
无论是特色鲜明的108条好汉还是书中的梁山水泊都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
水浒传|史上真实的水浒:36好汉聚义,徽宗爱才招安,活跃于抗金前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俗话说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 那么真实历史上的梁山好汉又是怎样的形象?
他们在接受朝廷招安后有何遭遇?本文将结合现存史料为大家还原真实的历史 。
一、梁山好汉
小说中梁山好汉的来源相当复杂 , 有民间的员外富户 , 例如“玉麒麟”卢俊义 。
有落难的官吏 , 如“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 。
当然还有李逵、鲁智深之类的民间泼皮 。
他们对应天罡地煞之术 , 共有108个头目和数不清的精兵强将 。
故事讲究 “无巧不成书” , 现实往往要简单的多 , 首先是人数 。
《东都事略》记载:
“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 。”
山东梁山附近的古民谣也提到:
“去时三十六 , 来时十八双 , 若是少一人 , 誓死不还乡 。”
由此可见梁山好汉是36人并非108人 , 且皆为同乡没有复杂的人生经历 。
水浒传|史上真实的水浒:36好汉聚义,徽宗爱才招安,活跃于抗金前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代黄河走向与今天不同 , 山东尚未遭到泥沙侵蚀 , 当地广阔的水面素有 “八百里水泊梁山”称号 。
根据地质学考证 , 当时梁山泊的面积很可能与今天的青海湖相当 。
如此富饶的鱼米之乡 , 日子过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就举旗反叛了呢?
这和宋徽宗奢侈导致的财政枯竭有关 , 为解燃眉之急朝廷颁布了括田令 。
这道法令由奸臣杨戬实施 , 大致就是将荒山、湖泊等等全部纳入税收范围 。
南宋初年名臣李光曾在《论王子献等札子》中提到了梁山水泊的情况:
“日计月课 , 纤悉无遗 , 遂致泊旁之人无所衣食 。”
无衣无食则民走投无路 , 宋江及其部下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
水浒传|史上真实的水浒:36好汉聚义,徽宗爱才招安,活跃于抗金前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也许是民众尚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 梁山好汉掀起的叛乱规模始终有限 。
规模有限意味着事情不大 , 事情不大正史就很可能几句话带过 。
按照正常情况他们转战各地失败后马上会被遗忘 , 几百年后能否为普通人所知都要打个问号 。
不过之后事态发展显然超出了朝廷的预计 , 大致是两个方面:
宋江所部战斗力太强了 。
梁山好汉名声越来越大 。
战斗力强并非指宋江36人能和官军硬碰硬 , 他们擅长机动灵活 , 转战于河朔、京东东路、青、齐一带 。
水浒传|史上真实的水浒:36好汉聚义,徽宗爱才招安,活跃于抗金前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概相当于在今天的黄河下游 , 山东济南至鄄城附近活动 。《宋史》记载: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 , 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
据此推测梁山好汉的作战模式有可能和今天的特种部队差不多 。
以精锐突袭敌人某部 , 得手后迅速转移等待下次战机 , 人数虽少却始终能将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
后世也有人对梁山好汉数量提出质疑 , 认为36人是指头目而非队伍总人数 。
不过即便这种说法成立 , 也并不妨碍对宋江所部作战风格的判断 。
梁山水泊是在其极盛时期被张叔夜伏击消灭的 , 据《宋史》记载:
“贼(宋江)径趋海濒 , 劫巨舟十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