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掌握实权的封建朝代,但源远流长的汉族文化处处都影响着满族人的生活,使得满汉文化相互交叉融合,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在这其中,宫廷首饰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满汉文化融合的类别。清朝的首饰有满族本身特有的,比如钿子、扁方等,也有从汉族首饰过渡而来的,比如发簪等。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烙印的首饰成就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人的审美。
清代首饰具有很高的艺术传承价值,首先,它在妆点配饰的同时,还从精神感受上让人们达到愉悦,其很多造型和图案都是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十分有内涵;其次,在首饰制作工艺方面,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准,比如要打造一件金钿子,前后工序就多达十几道,其精细程度连现代的仪器都难以达到,因此清代首饰的艺术价值要远远高于实用价值。
在所有的首饰中,头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满族妇女长久以来都留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旗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审美的变化,旗头的样式也在不停演变,相应的头饰造型也随之而变。
以下通过4件不同的清朝民间首饰,去领略那时工匠精美的设计的高超的手工。
银镶玉头钗
文章插图
这是一件出自于福建的清代汉族妇女头饰,制作者将其设计为“三挺式”,即具有三根钗插,钗头是一只栩栩如生的玉质蝴蝶。匠人将银丝压扁,然后沿着玉蝴蝶的边沿将其围起,紧扣玉石,不仅很巧妙地固定了玉蝴蝶,而且起到了装饰玉蝴蝶的作用,使得钗头整体看起来十分具有层次感。
制作者还用了5颗红色琉璃珠作为玉蝴蝶的点缀,让素雅的插头顿时显得高贵、有灵气。
这件头饰的造型沿袭了明代草虫钗的的风格,但钗头的体积要比明代大了很多,造型和风格也更加精美,在清代的宫廷和民间都十分流行。
文章插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件银镶玉头钗的钗头上还设计了一个耳挖,在兼具美感的同时还增加了实用性,可谓是“一钗多用”。
五凤宝石镀金银钿尾
文章插图
钿子是清代后妃戴用的头饰,一般是用铁丝或藤丝编成帽架,缠上黑色绒线,再将各种宝石镶嵌在上面,组成吉祥的图案。钿子按功能分凤钿和花钿,吉服戴凤钿,常服戴花钿。钿子前如凤冠,后加覆箕,上穹下广。上附钿口、钿花、钿尾作装饰。清代除大典礼时后妃们要戴朝冠外,喜庆节日后妃都要戴钿子,有时甚至不戴朝冠,也要戴钿子。
满族妇女中,上至地位尊贵的皇后、妃子,下至朝廷命官的夫人、小妾,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佩戴钿子了,而在穿吉服时,用钿子代替吉服冠却是在晚晴时期才开始流行。
这件五凤宝石镀金银钿尾是清代宫廷内的女性头部饰品,钿尾半圆形,通体点翠。主体造型为五只以银镀金累丝盘成的凤凰,头顶花冠嵌碧玺,口内含珍珠,背镶红、蓝宝石及翡翠。
文章插图
凤凰身体与尾部之间为五朵盛开的牡丹花,花蕊嵌珍珠。以中间的凤凰尾羽为中轴线,中轴左右侧的凤尾呈放射形翻开。两边的凤凰尾羽修长,朝中轴弯曲形成钿尾半圆轮廓,尾羽末端嵌珍珠。
【 玉蝴蝶|清朝女人的装饰品到底有多美?这些手工品,现代技术很难做出来】五凤宝石镀金银钿尾在工艺方面以点翠最为出色,利用两种颜色的翠羽,分别用胶粘于鎏金花丝镶边的银片上。点翠的作用是以增加色彩效果,在工艺上要求贴得平整均匀,服帖,不露地子,造型十分精美。
珠玉镂空金扁方
推荐阅读
- 封神榜三位圣人的实力那个最强,为什么元始天尊成为最后的赢家?
- 电影《无依之地》完整版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车与古人的名字,仔细推敲,颇有趣味
- 王志文天道:真正聪明人的朋友圈,都在悄悄做减法
- 坚硬如木板,其貌不扬的鸭子,竟是遂川人的宝,遂川板鸭了解一下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全国Ⅰ卷作文题为何称鲍叔牙为鲍叔?先秦人的名字有点复杂
- 冬夜里最动人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读来让漂泊的人感受颇深
- 孔刘作品中的《香蜜》受到上万人的追捧,却被神作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