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物|出土文物为证:铁匠把鲁智深忽悠了,混铁禅杖比关羽的青龙刀还重

在演义小说中,唐朝的兵器是最重的,而且重得离谱:李元霸打的铁锤重八百斤,裴元庆的银锤有三百斤、四百斤、六百斤三种说法,就连秦琼的一对熟铜锏,也有一百三十斤。
且不说李元霸裴元庆的战马会不会被压成骆驼,就是秦琼的双锏,计算起来也有门扇那么宽——古代大将包括秦琼在内,都是以长矛马槊为主兵、以锤(骨朵)、锏为副兵,主要是用来破甲,弄一对一百三十斤的副兵,实在是太累赘了。
 出土文物|出土文物为证:铁匠把鲁智深忽悠了,混铁禅杖比关羽的青龙刀还重
文章插图
到了元末明初,小说家们就比较靠谱了。《明史》记载悍将刘綎的大刀重一百二十斤,《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兵器几乎没有超过这个分量的: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八十儿斤,鲁智深的水磨浑铁禅杖重六十二斤。
但是有出土文物可以为证:铁匠把鲁智深忽悠了,六十二斤的水磨浑铁禅杖,其实比关羽八十二斤的青龙刀还重。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笑了:你不识数吧?就是小学生也不会认为六十二大于八十二!
这话看似没错,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七大于一,但是七两却小于一斤,这是计量单位的不同,同样道理,汉朝的一斤跟宋朝的一斤也并不相等。
施耐庵和罗贯中这对师徒,都曾经给张士诚当过参谋甚至参谋长,也算行伍中人,对冷兵器战争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在他们的笔下,再勇猛的武将,兵器也很难超过一百斤,这是因为在普通士卒手里,超过十斤的武器都很少,《水浒传》中的双鞭呼延灼,“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左手的重十二斤,右手重十三斤。”
 出土文物|出土文物为证:铁匠把鲁智深忽悠了,混铁禅杖比关羽的青龙刀还重
文章插图
十几斤的铁鞭,现在网上也有卖的,一般人也抡得起,但想运转如飞,没十年八年的功夫是不行的。呼延灼是世代将门之后,吃得好长得壮,而且就是靠打架为生,用十二三斤的铁鞭,再正常不过了。
现在各处陈列的“大关刀”,其实都是仿制品,那重量都是一百斤起步。荆州那位关羽,手中的大刀足有七十米长、一百三十六吨重——网友们总说“四十米的大刀差点收不回来”,但是跟关羽的大刀比起来,还是远远不如,就是荆州关刀的重量,也比孙悟空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重多了。
大关刀是后人按照演义小说仿造,多不靠谱都没有太大问题,咱们还是回过头来聊一聊《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大刀:“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
 出土文物|出土文物为证:铁匠把鲁智深忽悠了,混铁禅杖比关羽的青龙刀还重
文章插图
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为关羽杀出了“武圣”的威名,但是我们看演义小说就会发现:能抗住关羽三刀的敌将,有八成希望不死,如果三十回合之内没被斩落马下,则会百分之百生还,如果能跟关羽对战一百回合,那么至少也能打平,甚至还有获胜的希望。
因为有武圣关羽珠玉在前,后人打造兵器,一般都不会超过八十二斤,刘綎算是个另类:“綎所用镔铁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传一百三十五》”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不是刘綎,施耐庵和罗贯中也都不认识刘綎,所以鲁智深要打造一百斤的水磨浑铁禅杖的时候,那铁匠苦笑着劝阻:“便是关王刀,也则只有八十一斤重,小人好心,只可打条四五十斤的,也十分重了……肥了不好看,又不中使。依着小人,好生打一条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与师父,使不动时,休怪小人。”
 出土文物|出土文物为证:铁匠把鲁智深忽悠了,混铁禅杖比关羽的青龙刀还重
文章插图
这时候我们就看出鲁智深的水磨混铁禅杖确实跟电视剧中演的方便铲不是一回事儿,因为按照小说原著,鲁智深的禅杖只有五尺长,应该就是一条大铁棍子。
洛南县保安镇出土了一枚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年间铸造的铁权(秤砣、砝码),上面的铸文标注为五十斤,但是用现在的秤一称,却有37.32公斤,也就是74.64斤。按照这样的算法,宋朝的一斤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一斤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