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骆驼先生:读“趟戈壁”题材小说《牧人》有感

原创作者:骆驼先生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骆驼|骆驼先生:读“趟戈壁”题材小说《牧人》有感】读“趟戈壁”题材小说《牧人》有感
读完张继炼老师的短篇小说《牧人》,我的思绪立刻回到了我出生长大的牧区和曾经工作生活了近十年的两个苏木。这些地方,都生活着牧人,蒙古人,或者说都与“趟戈壁”紧密相连。
对于“趟戈壁”这一概念,我是在认识张继炼老师后才了解到的,那时只是听老师简述“趟戈壁”这一现象和他对此所做的研究以及与“闯关东”“走西口”等现象的横向比较。
我的祖辈父辈正是通过这场“趟戈壁”大潮迁徙到的阿拉善,只是他们更多的把他称作“逃荒”。在我小时候,听到很多讲述自然灾害时期的逃荒苦难故事,但并不具体,印象也不深刻,那样的场面只是觉得凄惨,对于八十年代出生的我们而言,一切还是懵懂模糊的。
直到今天读完《牧人》,回忆起自己父母的讲述和近十年的苏木工作生活经历中的所见所闻,那些曾经熟识的牧人在我脑海里再次清晰起来,他们世代生活的环境、居住的房屋、搭建的棚圈,他们蒙汉兼通的语言、习惯、习俗和性格,让我有了更多的感悟。过去我只知道这里生活的很多牧人祖辈或父辈上也都是从甘肃等地逃荒迁移而来,现在,我更加清晰具体的知道了那是成千上万父老乡亲趟过自然灾害的苦难,趟过艰苦卓绝的跋涉,趟过沙漠戈壁干涸的海子,用生命走出来的希望与幸福之路。
记得2008年第一次走进哈什哈,我就被这四周沙漠封锁着的一片净土所震撼。既是因为满眼满是沙的浩瀚无穷,也是因为蒙汉融合淳朴天然的民风民俗。那时,我常常走进牧人家中,却傻傻分不清他们是蒙古人还是汉族人,因为他们有时说着流利的民勤话,有时说着纯正的蒙古语;他们会用蒙古语问候交谈,也会端起酒杯奶茶敬献哈达,他们还会说着凉州、民勤等地的方言拉着家常,更是做着拿手的沙米调和臊子面。酒过三巡,端上热气腾腾的羊背子或手抓羊肉黄焖肉,悠扬的祝酒歌唱的如痴如醉。每每有人举杯,民勤话的祝福语还在碰杯,一曲绵长的蒙古长调便已回荡在了酒杯中。
回到小说《牧人》,张继炼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和脉络,深刻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融合发展等层面的文学使命。作者将父亲这一形象塑造在“趟戈壁”的大时代背景下,通过开篇的大量渲染,不断强化当时生活的不易和逃难路上的艰辛,从而彰显了“落难”到“得救”,再到“羊把式”,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牧人所带来的生命与生活的反差。同时,也从更高的层面,构建起了从水乳的交融,到血脉的交融,再到民族的融合这个宏大的变迁历程。作者用文字深深唤醒了人们对一个时代,对一代人走过苦难,走过艰辛的生动记忆,也深深映衬出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幸福。
作为一部中篇小说,能够将脉络映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并通过人物、故事、情节还原到一个历史性概念的述说,《牧人》无疑是成功的作品。从小说的构架来看,每个人物在具备自身特点的情景下,演绎出了属于自己的故事,自然而然展现出了一个鲜活的形象。从小说的文学语言来看,地域特征、动物、植物、过程描写、场景设置以及真实的语言对话,都完全融入到了角色人物的内在之中,可见作者写作功底之深。张继炼老师这部小说把虚构与写实完美融入到了字里行间,让读者不易察觉,读着读着就仿佛这个经历丰富的“父亲”正面对面与我们交谈,一字一句描绘着“趟戈壁”的艰辛与过往。“父亲”慈祥温和的脸上布满皱纹,但始终充满了对生命对历史和对民族的敬畏之情......
当这些记忆的碎片在阅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重新组合出现在我脑海里的时候,说明他已经一点一滴的打动了众多和我一样的读者,与我们各自的人生产生了紧密的联结。我想,这就是这部小说的魅力所在。
 骆驼|骆驼先生:读“趟戈壁”题材小说《牧人》有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