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小隋说画丨“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高峰论坛”后记

前一段时间,“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高峰论坛”在798艺术区顺利结束,论坛由798艺术区创始人王彦伶策划,共持续了两天,分三个板块进行,包括一场“近现代中国画的精品展览”、一场“主旨论坛”和三场“主题论坛”。我对这次活动的总体感受是充实、开放、多元、舒适。活动在展览作品、嘉宾邀请和论坛内容上呈现出很高的水准。
每年,北京地区的艺术活动很多,规模或大或小,质量或粗或精,每人的观感也不尽相同,有惊喜,有失落。依照以往的经验,失落一般会多于惊喜。我因此也感到,高质量的艺术活动可遇不可求。在2020年的年末,“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高峰论坛”对很多喜爱艺术的人来说是一场意想之外的惊喜,它如同活动期间北京飘落的初雪一样,值得细细回味。
 国际|小隋说画丨“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高峰论坛”后记
文章插图
说到798,很多人并不陌生,这其中包括了那些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我第一次到798是在十年前,当时我们的周刊在艺术区有一家与人合作的画廊,每周都会举办艺术活动。借此机会,我对798的了解慢慢多起来。其实,说来有些惭愧,我尽管在京就读的是艺术专业,在此之前对798却知之甚少,当时去琉璃厂的次数反而要更多一些。
798是当代艺术家的聚集区。这里有大量不同国家的艺术机构入驻,主要呈现油画、雕塑、装置、设计、影像及新媒体等艺术,定期会推出国内外艺术家的展览。798的人流量很多。除了艺术从业者,来到此地的大多数是学生、年轻人和国内外的游客,其中不乏重量级的观光者,诸如来中国访问的各国政要和首脑。可以说,798是一处集艺术、时尚、休闲、商业的文化园区,它在国内外艺术界具有很高的声誉。
近十年来,我来798的次数很多,对这里应该是非常的熟悉了,但每次都如走马观花,虽然能够感受到这里的热闹和喧嚣,但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去深入了解这里的人和正在做的事。
“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让我对798有了新的认识。本届论坛关注的是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的创作及发展。作为活动的一部分,“中国近现代艺术名家作品展”同期开展,展览呈现了徐悲鸿、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赵少昂等大家的作品,高规格的展览也预示着论坛活动的水准值得期待。
在活动首日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著名收藏家刘文杰、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伟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新建等重量级嘉宾应邀出席。开幕仪式非常简短,在致辞和剪彩之后,活动进入上午的主旨论坛环节。在几位嘉宾的发言中,我对范迪安和王彦伶的致辞印象比较深刻。范迪安概述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在发展过程中,艺术创作所呈现出的特点,主要提及三个方面:一是家国情怀,二是雄强美学,三是美育情怀。他夹叙夹议,脱稿而出,站在一个高度上梳理了近现代美术的发展道路。王彦伶分析中国美术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在不同阶段的生存状态,并介绍了798在国际语境下的工作和规划,他的发言很有激情,对艺术市场也很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显示了一位管理者的见识和智慧。
下午论坛的主题是《从鉴赏的角度论近现代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这是本次活动最为精彩的一场。主讲嘉宾为张新建、王彦伶和刘文杰。张新建首先致辞,他把近现代美术称之为中国美术美术史上继北宋绘画之后的第二个高峰。他从写实与写意,艺术的“纯”与“能”,现代派与古典派,画家的交往关系、师承关系以及这一时期大收藏家的家国情怀等方面,讲述了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张伯驹等大画家、大藏家在中国美术历程创作、发展中,独有的艺术造诣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他的发言幽默、生动、概括。此外,他对本次论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学术本体的回归之旅”。
王彦伶的发言异常精彩。作为一位当代艺术园区的管理者,他对中国传统绘画所认知的学术深度、理论高度,不亚于甚至超过很多专业的理论家,这让我感到异常的惊讶。他分析了东西方绘画的构图异同,在论坛上首次提出了“全点全视”的构图观点。他认为西方绘画是“眼在看”,中国传统绘画是“心在看”、“神在看”,西方绘画依托的是自然科学,中国传统绘画源于道家哲学,讲究道法自然。他觉得,真正的中国画大家是在画心中的画,要做到“可画天下,可容天下”的境界,要以中国式观察世界的方式,呈现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意象。最后,他以中国现代哲人陈寅恪的话结束发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不难看出,他看好中国绘画未来的发展前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