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亦工|清华教授苏亦工:比精致利己主义更败坏的,是傲洋娇俗之气

文:一方一言
精致利己主义者,这个词在现在社会中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他最早来自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所说的那句话,他们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苏亦工|清华教授苏亦工:比精致利己主义更败坏的,是傲洋娇俗之气
文章插图
其实,在多种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中,人们做某件事时都带上了功利性,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高校和学生之中。比如现在的人们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而是考取一系列的证书,为了更好的在社会中立足。对于一件事的处理,从发点就已经变了,很多人开始注重自身的利益。从长远来讲,如果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洗掉自己身上的傲气,娇气,就无法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之中。就比如那句古话,儒者在朝则美政在乡则美俗。
 苏亦工|清华教授苏亦工:比精致利己主义更败坏的,是傲洋娇俗之气
文章插图
毕业季来临,很多学生他出校门的那一刻开始,就在怀念母校,赞美母校,却从来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当校园和社会中间的鸿沟令他们感到难以跨越时,便会产生心理上的忧郁,一些聪明好学的学生,在职场上做事却不通情达理,却不能适应中国社会,这又是为什么呢?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平常人,在职场上,在学校中都应该坚持着自己的道德底线,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给当地带去一股清新高雅的气象,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影响周围的人。
 苏亦工|清华教授苏亦工:比精致利己主义更败坏的,是傲洋娇俗之气
文章插图
1、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个词是与粗糙相对的。这个现象普遍存在于一些高校之中,学生寒窗苦读,所有的艰辛努力换来名校的机会;因此沉浸在学校华丽的词藻中不能自拔,理论的知识无法与实践相结合,人们过度的追捧忘记了社会现实的残酷。
 苏亦工|清华教授苏亦工:比精致利己主义更败坏的,是傲洋娇俗之气
文章插图
这一部分人对对于生活的品质要求也不是草草了事,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品质,但是这一切活动都是以利己为中心的。这个群体的出现提示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处于一个决定方向的关或十字路口,人们行为的出发点不再向长远而看,更多的是注重自身的利益。而这些人也往往最具有表演性,他们懂得世俗,到群体之间说一些恭维祝福的话,却从来不会说不中听引起大家反感的话。优秀的人谁也不服谁,大家一起走到高校里,听的只有阿谀奉承,确实进入高校的人都是很优秀的,但是在社会中优秀的人更多,只是有一部分人没能进入高校学习罢了。
 苏亦工|清华教授苏亦工:比精致利己主义更败坏的,是傲洋娇俗之气
文章插图
2、聪明的人不少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聪明人,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许多蠢事的事由中国人干出来的,他们机关算尽,到最后却将自己算计,靠小聪明过日子的人是维持不了多久的,就比如在学生群体之间,他可以拿到无数的奖,可以获得无数的荣耀,可以被老师和同学夸奖,这一切也让他自己以为聪明绝顶。
然后,当他走出社会,是这种聪明却完全发生了变化。聪明到极点的人,你是别人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只会一意孤行,那么以后在社会上的路要怎样走,全靠他自己。这样的学生在校园里比比皆是,有的人很聪明,学习能力也很强,但是做事就是不通情达理。
 苏亦工|清华教授苏亦工:比精致利己主义更败坏的,是傲洋娇俗之气
文章插图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例子,在大学里,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看到了同班学生的作弊,对这件事进行了举报,很快,处理结果下来了,作弊的同学被取消了学位资格,举报他人的,也被班级所孤立。关于这件事,他有诸多的不解,看到作弊将其举报,他做错了什么呢?
其实举报的同学没有做错,孤立他的同学也没有做错。从某种方面来说,这位举报的学生做事不通情达理,那么只有是因什么而造成的呢?清高,这就是他骨子的清高,处在一个适当的社会环境之中,只会学习,不会人情世故的处理,所以导致了他的眼中非黑即白,容不下灰色地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