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假发发展史——始于西周,盛于唐宋要说起我国古代假发的起源,比大家想象的要早的多。根据文献记录,在距今3000多年的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假发了。
文章插图
周朝服饰根据《周礼》中的记载:“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东汉的郑玄为此注解道:“副之言覆,所以覆首为之饰,其遗象若今之步摇矣,服之以从王祭祀。编,编列发为之,其遗象若今之假髻矣,服之以桑也。次,次第发长短为之,所谓髲髢 (音同壁迪),服之以见王。”这个意思就是说:《周礼》中所说的副、编、次其实是三种不同的假发,由王后佩戴,对应三种不同的场合。“副”通“覆”,就是覆盖在头上的假发,这种假发是用于陪同君王祭祀场合的;“编”就是编起来的假发,我理解大概跟现在的假辫子差不多意思,是用于陪同君王祭祖的场合的;次,就是长短头发一起编织成的头饰,我觉得大概跟头上戴的网纱之类的东西,是用于觐见君王的场合的。由此可以看出,西周时候,假发是作为贵族妇女在出席重要场合时所必备的礼仪用品而使用的。关于假发的流行程度,在《诗经》中有一个有趣的反例证明。在《诗经》中有一首叫做《君子偕老》,里面有这么一句:“鬒(音同枕)发如云,不屑髢(音同迪)也”,这首诗是赞美贵妇人的美丽,说她头发乌黑亮丽,如同云一样浓密,根本不需要用假发来衬托。照这个诗的意思反过来看,当时大部分头发没那么浓密的女子还是得需要假发来衬托的。虽然假发在西周就已经有了,可是毕竟是数量稀少,主要集中在贵族妇女的手中。到了汉朝的时候,上面的几种假发都被统一成了发髻的形状,称为“假髻”。并且逐渐由贵族宫廷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假髻则更是成为了民间女子必备的“时尚单品”。而且由于假髻做的高度比较高,比较容易损坏,所以当时的女子为了保护假髻还得把它放在木笼子里。有些人自己家里没有假髻,还专门找人借假髻。
文章插图
魏晋南北朝服饰对这种现象,《晋书》中这样记载:“太元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髲(音同壁,假发的意思)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名假头。至于贫家,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头。”看来无论什么时候,女孩子都是爱美的,为了爱美哪怕找人借都可以。后来随着女子发型逐渐变得越来越高,假髻也越做越大,到了唐宋时期基本上发展到了顶峰。其实唐朝初年,唐高祖李渊还曾经打算过要打压一下这种高大发髻的风潮。估计是没打压住,这很好理解,直男们怎么能够遏制住女孩子们爱美的天性呢?唐高祖为此很郁闷,就问了一位大臣为什么女子都得顶个那么高的发髻出门呢?这位大臣也是个直男,说了一番大道理,意思是对于人身体而言,头发和发髻都是最重要的装饰,甚至比皇帝还重要。这等同于“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那意思。最后,唐高祖也只好取消了禁止梳高大发髻的法令,这一来时尚潮流更加汹涌澎湃了。在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景象中,随着与各国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充分激发,发髻的种类和式样开始不断的花样翻新。为此甚至还专门有人写了本书叫《髻鬟品》,专门记录各种发髻,大概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什么时尚发型手册之类的书吧。
文章插图
社会环境的开放也让唐代的妇女梳的发髻越来越高,光是高髻的样子就有云髻、螺髻、半翻髻、反绾髻、三角髻、飞天髻、双环望仙髻、双髻、双螺髻、惊鹊髻、回鹊髻、乌蛮髻及峨髻等。唐代诗人卢微君有一句诗说:“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鬓高”,可见唐代女子发髻都得有一尺多高了,当然唐代尺比我们现在小一点,那也得有二十多公分。我算是知道为什么古代女子感觉那么优雅了,天天顶着一尺多高的发髻头都不能动,能不优雅嘛。
推荐阅读
- 画家专栏 │钟金镖——精品人物画 形神俱佳
- 隋唐演义中没有交待的十大人物结局
- 历史上这5位大将军不存在,是虚构的人物,别再被电视剧给忽悠了
- 水浒传中你不知道的英雄人物,最后出海得到善终
- 岳飞部将神级的人物一下干掉金国四个元帅,金人用神器复仇成功
- 英国历史教授:大禹只是神话人物你们还当做真事。网友:见识短浅
- 陈抟老祖:道家玄学传奇人物却拒绝柴荣赵匡胤,看透天机还是不屑
- 感动社区人物金奖
- 有翡从殷沛和这两人说起,小人物悲剧里的人性之光令人动容
- 王云强教授荣膺中国传统文化品牌“年度影响力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