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颜小二述哲文我国是有文化底蕴的大国,要说这千年文化可以一脉相承的原因,颜小二想来,可能也与我国的尊师重道有关。在我国古代,学习是一件大事,再往前,学习更是王公贵胄特有的“特权”,后来孔子开设“私塾”,平民子弟便有了“学习”的可能。于此,寒门步入仕途也成为可能。
文章插图
我们想一想,古代的寒门子弟想要入仕,就需要学习,参加科举考试,然后金榜题名。但金榜题名谈何容易。一方面在于考试科目本就不简单,一方面在于竞争实在太激烈,比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太多。所以想要一朝鱼跃龙门,寒门书生除了苦读,还需要有一位好“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帮助自己解决学习上的疑难,于求学和修身上引导自己。
文章插图
说的更清晰些,老师对于古代期待以科举成就自己的书生来说,是改变自己人生的“引路人”。对于这样的人,自然需要毕恭毕敬。这种“毕恭毕敬”不仅仅停留于形式,其本质在于诚挚的内心。
文章插图
为了表达这种“诚挚”,后世拜师的礼节,也越来越隆重,甚至有一点点繁琐。发展到后世,有人说是迂腐。但是,我们深刻分析当明白,“迂腐”的是少数人,而这些“礼”背后最初的“心意”是真挚。就颜小二收集的相关资料来看,古人对于和老师、求学相关的一切,都表现得十分“用心”。
文章插图
比如,在我国古代,学子要入学,首先必须“拜师”。关于“拜师”,《礼记》中的相关记载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千年前拜师流程的“大轮廓”。大致说来就是,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学子拜师首先要对着学堂里面的孔子神位行跪拜礼,即双膝跪地, 叩先师,然后,弟子就要向老师叩拜,并且送上芹菜、桂圆之类的束脩六礼。
文章插图
几千年来,我们文明灿烂发展,相应的,“拜师”的流程也在发展变化。到了唐朝,“拜师”显得更加正式与隆重,已经成为官方礼仪典制。而到了清朝,对于“拜师”的讲究就更多了。清朝拜师,不仅要“行礼”,还要注意行礼的位置。即清朝时,国子监的学生第一次见到老师的时候,需要“自东阶升堂”。在清朝时期的礼仪中,西阶为上,人在东阶向西阶的人行礼,则喻示着西阶的人身份尊贵,至少对于东阶的人要尊贵许多。拜师的话,清朝的学子就要向西阶的人行“三揖礼”。
文章插图
由此可见,拜师在古代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只是现在简化了许多,这也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吧。但是,颜小二依旧觉得,古代的“师生情谊”可能会更厚重一些,繁琐的礼节背后,其实还是“真挚”的情感,至于行礼之人是真心还是假意,只有自己知道了。但是,“拜师”的礼节越来越繁琐,这一点表示,古人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是越来越重视老师地位的。这种“重视”,是打自心底的尊重,与名利无关。所谓创造性古为今用,或许我们应该继承的,便是古人那份打自心底对恩师的“尊重”吧。严正声明:本文仅由颜小二述哲文独家发布,其余账号发布皆为侵权,全网维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推荐阅读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把“穷”与“富”拆开看,原来如何致富古人早告诉我们了,千年无人知
- 车与古人的名字,仔细推敲,颇有趣味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能!
- 古人说“老泄残精,人穷寿尽”其意为何下句解释的完美无缺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世官制到科举制,看古人对人才选拔的执着
- 古人云“腰缠万贯”,在古代十万贯在当今时代会值多少钱
- 算命是封建迷信,古人为何却算得如此之准说出原因你或许不信
- 古人讲“英雄脚臭、好汉屁多”,此话怎讲?古人想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