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半导体寄托在中芯国际?梁孟松再厉害,也不能依托某一个人

现在的国内半导体现状 , 不能怪某一个人 , 也不能全依托某个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将目光太锁定一件事上面 , 这样往往就会出现偏激 。 就像武汉弘芯项目停摆 , 蒋尚义回到硅谷之后不少人说是其不给力 , 但一件事的结果又岂是一个人所能左右的?
国内半导体寄托在中芯国际?梁孟松再厉害,也不能依托某一个人文章插图
华为被断供芯片 , 有人说国内半导体如果当时听倪光南的话 , 或许不至于如此 。
可就算是当初走倪光南的路 , 如果效果不好又该去怪谁呢?如今国内将半导体希望寄托在中芯国际身上 , 这个时候 , 怕只怕又将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了 。
国内半导体寄托在中芯国际?梁孟松再厉害,也不能依托某一个人文章插图
国内半导体现状 , 不能怪某个人以倪光南为例 , 当时他是力主自主核心技术、想要攻占科技制高点 , 从设计到制造芯片 , 甚至开始制定了投资计划 , 后来只是被柳传志遏制了 。
我们在"倒推"这段历史的时候就说应该听倪光南的 , 但事情真是如此吗?
国内半导体寄托在中芯国际?梁孟松再厉害,也不能依托某一个人文章插图
其实不管是此前的仙童半导体还是Intel、AMD双雄或是日本的半导体 , 似乎都发展的不错 , 但为什么没我们的身影?是入局晚吗?其实并不是 , 早在1956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对半导体进行一定的投入了 。
那问题在哪?我们可以从现实中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 根据2017年的统计信息 , 英特尔在芯片研发方面投入了1300多亿美元 , 这还是靠着已有技术盈利支撑起来的;同年高通的芯片研发成本为345亿美元 , 台积电为260亿美元 。 仅仅这些 , 还是在风调雨顺的今天才能拿出的钱 。
在一个吃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去发展半导体 , 确实是有点吃力 , 所以 , 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落后现状 , 真的与一两个人无关 。
国内半导体寄托在中芯国际?梁孟松再厉害,也不能依托某一个人文章插图
中国芯的崛起"押宝"在中芯国际梁孟松身上?华为被断供芯片之后 , 国内开始呼吁自研道路 , 并将目光放在了中芯国际身上 , 认为国内论人才配置、制程工艺、技术沉淀等等方面 , 中芯国际都是最靠前的 , 而中芯国际联席CEO梁孟松更是用130纳米使台积电坐上了芯片制造第一的宝座 , 又用14纳米制程打败了台积电 , 当年梁孟松加入中芯国际的时候还被誉为中国将进入梁孟松半导体时代 。
不过梁孟松也没有让人失望 , 比如前段时间被爆出的中芯国际已经实现14nm量产 , 而N+1制程也已进入流片阶段 。 看上去中芯国际似乎带来了更多希望 。
不可否认的是中芯国际确实具有一定的实力 , 而梁孟松更是服务过台积电和三星 , 这个时候大家就将目光放在了梁孟松身上 。
国内半导体寄托在中芯国际?梁孟松再厉害,也不能依托某一个人文章插图
不管是从商业上看还是从半导体产业上看 , 中芯国际与台积电和三星还有很大的差距 , 梁孟松表示"虽然我们在先进工艺的研发和运营上 , 取得了一些成绩 , 但我们距离世界一流企业 , 还有一定技术差距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国内半导体寄托在中芯国际?梁孟松再厉害,也不能依托某一个人文章插图
而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进来 。
像华为主研发的OLED驱动芯片流片流程已经顺利完成 , 中建八局也曾爆料称完成华为国内首个芯片厂房的封顶任务 。 当我们将半导体产业生态给打造出来的时候 , 那才是国内半导体真正繁荣的时候 。
国内半导体寄托在中芯国际?梁孟松再厉害,也不能依托某一个人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