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博易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写在最后:喜欢三国和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笔者公众号「三国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兴趣的可以订阅一发,多谢支持宋代诗人邵雍在他的《一等吟》中说:欲出第一等言,须有第一等意。欲为第一等人,需做第一等事。一个格局大的人,才能说出境界高远的话;在事上多磨炼,干出出色的事情,才能成为杰出的人物
文章插图
一来是古代文人都比较谦逊,无人敢称第一;二来是对“文”的评定大都带有主观色彩,每个人经历不同,认知不同,对“文”的评定就会不同。而“武”呢,就比较直观,可以通过比武一决胜负,高下立现,毕竟旗鼓相当、平分秋色的情况还是很少的。另外武人都称勇好斗,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差,都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所以武无第二。因此一提到三国诸将勇,我们首推赵子龙;但是要说三国众谋智,我们却无言以对。
文章插图
毫无疑问的是,三国的庞统和贾诩都是顶尖的谋士,他们的计谋都有些狠毒,对天下形势也看得很清楚。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英年早逝,一个平安终老。那么庞统跟贾诩相比究竟差在哪里?我们从中又能得到什么启发?先来说说庞统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看上去并不聪明,有点大智若愚的味道。当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统坐于树下,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
文章插图
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也许这个时候司马徽还没见识过诸葛亮吧,要知道诸葛亮后来是与庞统齐名的。庞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品评人物好坏,自称有辅佐帝王的才能。他为了培养别人的名声,所以被他评价的人,都往往超过该人实际的才能。人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去问庞统。庞统说: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三国志·庞统传》现在天下大乱,正义之道逐渐衰退,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想兴起这样的风俗以达到助长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扬好的榜样,改善世风,如果不这样做,善人会越来越少。十个人当中如果可以改善五个人,就可以将此事完成一半,进而达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励自己,这样难道不行吗?庞统基于他对人性的了解,对当时的人采取这样的评价措施,应该说是高明之举。
文章插图
庞统的才能和远见卓识主要体现在他跟随刘备之后。当初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庞统进言他说: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刘备仍然担心:“如今与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宽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诈,我便忠诚。凡事与他相反,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为得益州,失信于天下,能行吗?”
文章插图
庞统又说: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如今正当乱离之际,凡事不能墨守成规,要随机权变才好。况且吞并弱小,攻击暗昧,逆取顺守,报之以义,正是古人所重视的。只要事定之后,封还他一块土地,还有谁能说您有负信义呢?不趁现在攻取益州,到时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机。刘备认为庞统说得有理,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
推荐阅读
- 水浒传中此人进攻能力不输武松,可惜防守能力差,被武松轻松杀死
- 此人家奴出身,赵云和岳飞学习他一辈子都没达到他的高度
- 此人有燕青的才情,又有林冲的武艺,因人品低劣被宋江降低排名
- 封神榜此人是太上老君的徒弟,曾破十绝阵,后皈依佛门!
- 此人虽在梁山扮演不起眼小角色,但却对梁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此人被誉为中国纸币之父,成名之后疯狂娶妻,众妻到最后仍是处子
- 水浒传中,此人是梁山第一高手,却因为看不惯宋江,提前下山离开
- 此人才是红楼梦中的大佬,表面老实内心狡诈,将王熙凤耍得团团转
- 此人梁山一位悍将,为人低调却秒杀李逵,征讨方腊马踏身亡
- 此人堪称梁山第1好汉,武艺高强功劳大,却因3个原因逐渐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