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孙悟空竟非大师兄? 唐僧取经背后, 还暗藏两个神秘徒弟!

取经|孙悟空竟非大师兄? 唐僧取经背后, 还暗藏两个神秘徒弟!】文:明智金蝉(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不管是电视剧版《西游记》,还是《西游记》原著,每当唐僧介绍孙悟空的时候,从来都是这样说:“这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但金蝉又一次重读《西游记》的时候,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原来在孙悟空之前,唐僧已经在取经路上收过了两个徒弟。
在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象化金蝉》曾明确提到,在唐僧出发之初,唐太宗不但送了他一匹白马作为脚力,还送了他两个长行的从者:
“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絺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你可就此行程。”
有人说了,从者只是随从,与徒弟搭不上关系,但等到唐僧与二从者行到巩州的时候,原文对三人的关系已经有了不同的表述:
师徒们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早有巩州合属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
我们大抵可以推断,三人一马西行数日,正是创业伊始人心不定的时候,唐长老或者出于弘扬佛法,也可能为了亲近三人的关系,很快就收了二从者当了徒弟。而在观音菩萨许下的“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诱惑面前,二从者应该也是与唐长老同心同德、戮力向前的。
然而在西游的世界里,人的命数多数时候都是由天定的。这不,师徒三人刚走到两界山,就落到了妖魔手中:
一行三人,连马四口,迎着清霜,看着明月,行有数十里远近,见一山岭,只得拨草寻路,说不尽崎岖难走,又恐怕错了路径。正疑思之间,忽然失足,三人连马都跌落坑坎之中。三藏心慌,从者胆战。却才悚惧,又闻得里面哮吼高呼,叫:“拿将来,拿将来!”只见狂风滚滚,拥出五六十个妖邪,将三藏、从者揪了上去。
在我们的印象里,每当捉住唐僧之后,妖怪们总会婆婆妈妈、磨磨唧唧的讨论一番,唐僧到底该清蒸还是红烧。但这一次却不一样:
只见那从者绑得痛切悲啼,那黑汉道:“此三者何来?”魔王道:“自送上门来者。”处士笑云:“可能待客否?”魔王道:“奉承,奉承!”山君道:“不可尽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魔王领诺,即呼左右,将二从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将首级与心肝奉献二客,将四肢自食,其余骨肉,分给各妖。只听得渝麻之声,真似虎啖羊羔,霎时食尽。把一个长老,几乎唬死。
呜呼哀哉!就这样,二从者刚刚用“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克服“背井离乡、前途未卜”的悲伤,但二人命途多舛,还没有出了国界,就进了妖怪的肚腹之中。
有人说了,成就大事业自然会多有牺牲,二从者也算是为取经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虽然金蝉也想把二人看做为取经事业尽忠牺牲,但在二人死后,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三藏昏昏沉沉,也辨不得东西南北,正在那不得命处,忽然见一老叟,手持拄杖而来。走上前,用手一拂,绳索皆断,对面吹了一口气,三藏方苏。
原来,当二从者被妖怪分而食之之后,大仙太白金星就亲自出手解救了唐僧。并且,太白金星对于唐僧师徒三人不同的命运还给出了如下解释:“处士者是个野牛精,山君者是个熊罴精,寅将军者是个老虎精。左右妖邪,尽都是山精树鬼,怪兽苍狼。只因你的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
然而,妖怪之所以不吃唐僧,真的是因为他“本性元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如我们之前聊到的一样,妖怪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把唐僧“生吞活剥”,根本原因是因为他是金蝉子转世,是灵山选定、天庭认可的“传经使者”,是注定要登上灵山“果正金身”、走向人生巅峰的男人。
同时,“西经东渡”是灵山制定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一个一路“开疆扩土”的战略博弈,这就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拥有强大武力和执行力的取经团队,而“二从者”显然是不符合条件的。所以,两界山的熊精、老虎精和野牛精存在的意义,就是吃掉二从者好为后来者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腾出位置,以便取经团能够更好的执行灵山的战略计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