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化|武松第三个结义的好汉,施恩,本是利用关系,反被感化成真兄弟


 感化|武松第三个结义的好汉,施恩,本是利用关系,反被感化成真兄弟
文章插图
金圣叹点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时写道\"各人自有妙者\"。梁山的一百零八名好汉各自有各自的本领,也各自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众人之中,武松是金圣叹认为的水浒好汉第一人。武松总共有过三位结拜兄弟,其中一位待他如亲生兄弟并救过他的性命,另一位在落水身亡后令武松痛哭落泪,但是有一个却让武松寒心半生而离开众好汉独自了却残生。
 感化|武松第三个结义的好汉,施恩,本是利用关系,反被感化成真兄弟
文章插图
武松的第二个结拜的兄弟,是他被发配孟州,路过十字坡时误打误撞认识的张青。张青能够和武松结拜称为兄弟,其实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武松与张青的结拜也更多地是弥补丧兄之痛。偶然性表现在二人的结拜是酒酣耳热之际,武松一时冲动提出的。原文写道\"武松忽然感激张青夫妻两个。论年齿,张青却长武松九年,因此,张青便把武松结拜为弟。\" \"忽然\"二字明确地表明了这次结拜只是临时兴起,而不是双方真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作为武松而言,这次结拜更多是出于一种找回,弥补痛失兄长的心态。从武松起初对孙二娘的戏弄,可以看出他对孙二娘杀人劫财的行为是十分不屑的。
 感化|武松第三个结义的好汉,施恩,本是利用关系,反被感化成真兄弟
文章插图
如果不是张青及时出现,孙二娘多半会死在武松拳头底下。张青的出现化解了双方的误会,张青相对良善的性格和淳朴面庞,也许让武松一刹间想起了憨厚的武大郎,勾起了心中未能保护好亲生哥哥的痛楚,才会让他冲动之下和张青结拜。后来张青对武松的举动也确实表现得不像结拜的江湖兄弟,而更似同胞兄长。武松大闹飞云浦和鸳鸯楼后,张青不像江湖兄弟那样喊打喊杀唆使者武松去报仇,而是想方设法地为武松谋生路,指引武松去二龙山投靠鲁智深。以江湖义气而论,张青这样的做法是怕事懦弱、不够侠义的表现。结合当初武松在清河县打伤人后,武大郎让武松赶紧外出躲避的处理方式来看,此时的张青无疑就是作为武大郎的替身,以兄长的身份来为同胞弟弟做长远打算。
 感化|武松第三个结义的好汉,施恩,本是利用关系,反被感化成真兄弟
文章插图
武松化妆成行者离开时,张青也是如当初武大郎一样吩咐道\"於路小心在意,凡事不可托大。酒要少吃,休要与人争闹,诸事不可躁性。\"这样话语一点江湖豪气都没有,显得婆婆妈妈。如果换个角度,这话是从一个爱护弟弟的长兄口中说出似乎就显得颇为自然了。张青和武松的结拜,从本领高低而言绝对是张青攀上了武松这个高枝。若论对武松的感情,那张青一定是武松三个结拜兄弟中最为真切的那一个。张青的出现对于武松来说就是为弥补惨死的武大郎而设定的。
 感化|武松第三个结义的好汉,施恩,本是利用关系,反被感化成真兄弟
文章插图
武松的三个结拜兄弟中,如果要论起武松最为重视和珍惜的,非施恩莫属了。这一点在武松在施恩落水身亡后痛哭落泪可以明显看出来。两人最初的相识,其实是在施恩刻意安排下进行的,施恩意图结交武松的目的,也是想利用他夺回快活林。两人在不断地交往中,逐渐地建立了真正的兄弟情谊,这才有了武松为了施恩伤心流泪的场面。施恩作为孟州原先的霸主,因为斗不过以张团练和张督监为靠山的蒋门神,就起了利用武松的念头。他首先以武松\"棍棒疮未愈\"为借口,免了武松的杀威棒。
 感化|武松第三个结义的好汉,施恩,本是利用关系,反被感化成真兄弟
文章插图
然后又是不断地安排牢头给武松送酒送菜,把武松侍奉得舒舒服服的。武松是一个直爽率真的汉子,哪里忍受得了这种遮遮掩掩的殷勤?于是本来是施恩有求与武松,这下子反倒成了武松求见他了。因此当施恩提出自己的请求时,武松便直接对施恩道\"便是一刀一割的勾当,武松也替你去干!\"意思就是说,就算是杀人放火我武松也替你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