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2004年,凭借着《活着》,余华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从此一炮走红。而《活着》也斩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2018年,凭借着独特的文笔与感悟,《活着》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这篇小说完成于1993年,而在之前,余华的生活可谓艰难。1998年,在海涅故居面前的余华,并不知道这里曾经居住着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眼中这里仿佛就是一张老旧的黑白照片,将他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他的童年。由于父亲是外科医生,他们一家一直住在医院的宿舍楼当中。从小余华就一直生活在医院当中。年幼的余华并不理解这些医生在做什么,只是经常可以看到医生从手术室出来,将许多血肉模糊的东西装在桶里,倾倒在附近的池塘当中。当时卫生条件不好,一到夏天,池塘就会发出恶臭,无数苍蝇覆盖整个池塘。
文章插图
当时的那个医院非常简陋,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在宿舍楼和公共厕所中间的则是太平间。晚上,余华去上厕所的时候,他就经常会听到哭声。当时,无知的小余华曾经还在太平间的水泥床上午睡,只是因为比较凉爽。后来,在余华的作品当中,对于这段童年,他回忆道:隐藏在炎热里的凉爽气息是死亡。就如同冷漠的死隐藏在了热烈的生当中。由于太平间就在边上,夜晚经常听到逝者家属各种各样的哭声,哭声有动听的,也有阴森的,但都是表达对亲人逝去的不舍,这给他为了的写作,尤其是对死亡的深度刻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学毕业以后,余华遵照父亲的意愿,当了一个牙医。在以前,牙医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进行拔牙。有趣的是,牙医和当时的理发师或者修鞋匠身份地位差不多,经常四处奔波,并没有专门的诊所,也不需要助手什么的。将自己的家伙往桌子上一摆,再放一些以前拔下来的牙齿再作为自己的“勋章”,就算是开张了。
文章插图
而当时,余华当时工作的地方已经有了一个诊所,但是他的前辈都不是专业的医学生出身。民众也还是按照老规矩,一直叫“牙齿店”。五年的牙医生涯让余华这只自由的鸟儿被困在了无数病人的口中。曾有一次,他问街上游玩,在文化馆工作的人,为何如此悠闲。得到的答案是,这是工作。不知这句话是忽悠余华还是真实情况,但在当时,这句话还是让余华对文化馆的工作心生向往。他决心,放弃牙医这个死板的职业,要像风一样,追寻属于自己的生活。但在当时,要想进入文化馆工作,只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当中的一个就可以了:作曲,绘画,写作。
文章插图
这可难倒了许多像余华一样向往无拘无束生活的人,因为民众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掌握绘画和作曲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没有办法,余华选择写作。几次写作非常不成功,退稿就像垃圾一样被邮递员从墙头扔进来。但很快,一个电话改变了他的生活。文学杂志社邀请余华去北京修改他的小说。消息一出,整个县都轰动了。作为县城第一个有资格去北京修改小说的牙医,县里的官员决定不能因为牙医这个职业而没落人才。在后来余华拿到的调动文件上,十几个鲜红的印章赫然在列。余华第一次在文化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上班就算迟到也没有关系,因为所有人来的都比他迟。自由的生活给了余华自由的灵魂。在大街上玩乐得到的快活,让他的大脑文思泉涌。几篇小说的发布,余华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而在1993年的一部小说,则让他一炮走红。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农村讲究“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尽生活智慧!
- 生活中遇到小人怎么办鬼谷子掌握这3招,让他们成为你的助力
- 老人独自生活在山里,他用40年的时间,把悬崖变成一个巨大艺术品
- 做事不明智,生活不如意
- 唐朝经济繁荣、贸易商品繁多,为何酒器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
- 笔记·天翻地覆也要好好生活
- 《悯农》作者:吃得“苦中苦”的人,大多毁在了“人上人”的生活
- 万一变有钱了,我该选择高于生活的艺术,还是选择贴近生活的设计
- 创意来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
- 四十三年逨鼎铭文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