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
集“石”的质朴及“玉”的温润于一体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喜爱▼
文章插图
在远古的民间传说中绿松石是女娲补天所用的五色石之一身负被赋予的神话色彩承载着流传至今的“神玉”文化“补天之石”的称号奠定了绿松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文章插图
绿松石在我国历史上有悠久的使用传统,目前最早发现的绿松石制品出自公元前5000余年的裴李岗文化。绿松石制品,经历了新石器时代的产生和初步发展阶段,其在二里头文化、商文化时期有了进一步的繁荣。二里头文化时期,绿松石制品的制作和使用产生了巨大的发展变化,出现了精美的镶嵌铜牌饰、大型龙形器等绿松石制品。这件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嵌绿松石铜牌饰距今约3800~3500年细节来看,工艺了得可以代表二里头文化时期绿松石制品的发展水平▼
文章插图
同样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它的出土曾震惊学术界▼
文章插图
这是考古发现最大的一件绿松石组件,是用大约2000余片精细加工的绿松石片在某类有机质物体表面拼嵌而成,龙体长64.5厘米,中部宽4厘米,方形大头,直体卷尾。它的体量,它的神秘,吸引了众多研究者。
商文化时期,绿松石的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镶嵌器的比例更大,出现了镶嵌于青铜兵器、骨器上的绿松石制品。商代嵌绿松石龙形铜器柄▼
文章插图
商代嵌绿松石铜戈▼
文章插图
商代嵌绿松石龙纹钺▼
文章插图
绿松石制品是商代玉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商时期,绿松石制品的分布较广,在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偃师商城、武安赵窑等遗址的遗存中均有发现。中商时期,郑州白家庄、湖北盘龙城遗址、济南大辛庄、殷墟三家庄东、登封王城岗、郑州小双桥、薬城台西遗址中均发现绿松石制品。晚商时期,绿松石制品集中于安阳地区,但在益都苏埠屯、河北灵寿县西佛木村商墓及西安老牛坡、辉县孟庄等遗址中也有零星发现。 盘龙城,作为商王朝南土的重要城邑,历年来出土了不少绿松石制品。在日前结束的2019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几位专家学者就围绕盘龙城遗址出土的绿松石制品作了专门的研讨。
文章插图
民国二十一年军事地图上的盘龙城
其中,在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7号墓有一个重要发现,出土一件绿松石与金片组合镶嵌的“龙形器”,时代属于商代早期,这一重要发现,为我们研究早商时期绿松石制品的器类特征、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文章插图
盘龙城遗址出土的绿松石制品与中原地区同时期的绿松石制品有着较为密切的文化联系,比如,郑州小双桥祭祀坑也同样出土过金片绿松石制品的残片。
文章插图
【 被誉为|盘龙城遗址出土绿松石制品,被誉为“补天之石”的称号】 从二里头文化到商文化时期,人们对绿松石制品的制作与使用一路发展演变,从商王朝的北土到南土,绿松石制品的发现与发掘,揭示了华夏文明在长江流域与中原地区密切的文化联系。
推荐阅读
- 此人被誉为中国纸币之父,成名之后疯狂娶妻,众妻到最后仍是处子
- 旧工业遗址主题旅游地!怀旧意味浓郁,被誉为“中国的伦敦西区”
- 他的书法自成一体,被称之为“棉花糖体”,他被誉为“浓墨宰相”
- 中国瓷器千万种,唯这种瓷被誉为“瓷中君子”,是文人雅士之最爱
- 南通海安丨青墩遗址博物馆、河豚庄园
- 太空服、火锅盆、玉凿 金沙遗址这三件文物自带网红特质
- 「古迹遗存」柳林:上青龙遗址
- 青墩遗址博物馆
- 考古挖掘未央宫遗址,却发现神秘暗道,由此揭开汉朝灭亡的真相
- 他是明朝书法家,七岁被选为翰林院秀才,被誉为“一代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