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他是荀子弟子,曾位极人臣,却因这件事,下场惨淡

他字通古。楚国上蔡人,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法家代表人物。
 荀子|他是荀子弟子,曾位极人臣,却因这件事,下场惨淡
文章插图
早年为郡小吏,他觉得一辈子都不会有出头之日,在做小吏期间发生一件事让他非常感慨:有一次在茅房看到一只在吃粪土的老鼠,一看到人和狗就跑了;后来经过粮仓看见一只在吃大米的老鼠,看见人都没有任何恐惧之意,所以他发出:“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的感慨,也就是说人要做老鼠也要做一只在粮仓里偷吃的老鼠。这时立志要做个能够辅佐君王的他,辞去了小吏的工作,开启了半生精彩的生活,这个人就是中国第一任丞相李斯。
为了未来能够辉煌腾达,他辞去小吏工作后到齐国求学,拜荀子为师。荀子当时作为儒学大师,是借着孔子的名号讲学的,他不像墨子那般墨守成规,他的教学非常有趣,讲的是当时的时事政治,分析当下的局势,主要是分享如何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荀子的思想非常接近法家的思想,教授的是如何依法治国,也就是当时的帝王之书。
学成后,李斯一直为去哪个国家效力纠结。经过一番分析;楚王碌碌无为,其他国家也开始走下坡路了,于是他决定去秦国。
临行前,荀子问李斯为什么要去秦国,李斯回答道: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国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秦国雄心勃勃,想奋力一统天下,到那里可以大干一场。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国去。”李斯告别了老师,到秦国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荀子|他是荀子弟子,曾位极人臣,却因这件事,下场惨淡
文章插图
李斯到达秦国后,很快就得到了吕不韦的器重,做了秦国的小官并且有接近秦王的机会。一次,他对秦王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力量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李斯的见解是正确的,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因而被提拔为长吏。李斯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为客卿。
因为秦国的不断强大,各国派刺客刺杀秦王,有人建议秦王将所有国外的客卿都逐出秦国,李斯也在被逐出的行列,这时李斯想如果被逐出秦王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而且秦王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实施自己远交近攻的计划。所以冒死上书《谏逐客书》,秦王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
经过秦王、李斯及王翦等大臣的不断努力,秦王二十六年,统一天下自称秦始皇。李斯封为丞相,人称天下第一丞相。
 荀子|他是荀子弟子,曾位极人臣,却因这件事,下场惨淡
文章插图
统一天下后,很多人都让秦王效仿大周,分封各王,只有李斯持不同意见。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焚书坑儒的事件,只留下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四次巡游,在沙丘暴毙。
当时秦长子扶书,比较欣赏蒙恬。赵高就问李斯,你和蒙恬相比如何,李斯说不如,赵高就问李斯如果扶书登基,肯定是蒙恬做丞相,没你什么事了,李斯原本非常纠结,听到这段话后,决定于赵高合谋。
于是李斯及赵高、胡亥合谋串改遗诏,立胡亥为秦二世。
就因为做错了这件事,李斯后期被赵高陷害,腰斩并诛灭三族。
秦始皇在位时李斯制定了严苛的法律,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制定的法律有一天会在自己身上施行,第一丞相李斯的死,也标志着秦始皇时代的落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