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起|你凭什么看不起郭沫若?

今天,郭沫若的名字早已随他的时代烟消云散,偶尔有人谈起他,也大多是一副轻薄、鄙夷的语气,常常在他的名字前加上“无耻文人” “文化流氓” “马屁精” “变色龙”等一类侮辱和丑化的定语。这类词如果用于在世者,足以按诽谤罪起诉,但作为历史人物的郭沫若,其名誉权不再受现行法律的保护,似乎也只能任人辱骂和诋毁了。
 看不起|你凭什么看不起郭沫若?
文章插图
然而,41年前,邓小平对郭沫若的评价是这样的:
“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这句话,出自在郭沫若追悼会上致的悼词,显然代表了官方对郭沫若先生的权威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20年代郭沫若已经是民国著名的诗人和学者,蒋介石曾以总司令行营政治部主任职位拉拢郭沫若,郭沫若傲然拒绝,但是郭沫若却与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的毛泽东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平时两人书信往来,毛泽东总是称比他大一岁的郭沫若为“沫若兄”,年事渐高后,毛泽东对别人提起郭沫若时还尊称为“郭老”。
 看不起|你凭什么看不起郭沫若?
文章插图
01 四一二蒋介石如日中天,郭沫若硬杠蒋介石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郭沫若奋笔写下了声讨蒋介石的战斗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1927年5月10日,蒋介石发出了《通知军政长官请通缉趋附共产之郭沫若函》,指责郭“甘心背叛,开去党籍,并通电严缉归案惩办”。
 看不起|你凭什么看不起郭沫若?
文章插图
5月21日,蒋又以总司令的名义向全国颁发通缉令《电令所属一体严密缉拿郭沫若,务获归案惩办》。
被蒋介石指名道姓连番严令捉拿,获此“殊荣”的还有朱毛。
全国五万共产党员中,很多人被杀害,有的叛变投蒋,有的颓唐逍遥,真是“万花纷谢一时稀”,郭沫若在这“杀人如草不闻声”的白色恐怖中参加反蒋的南昌起义任起义军主席团成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失败后,郭沫若在周恩来安排下被迫流亡日本。
 看不起|你凭什么看不起郭沫若?
文章插图
郭沫若 前排右二
02 “十年别泪知多少,不知相逢泪更多”
1937年5月18日,南京政府致电郁达夫,谓蒋公对郭沫若“有所借重,乞速归”。
郁达夫喜不自禁,一面致信南京,要求先取消通缉,多汇旅费。一面致信郭沫若:
“强邻压迫不已,国命危在旦夕,大团结以御外患,当系目下之天经地义”,“万望即日整装,先行回国一走。”
郭沫若长年处于日本军警的严密监视之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7月15日,郭沫若留下遗嘱交给金祖同:
“临到国家需要子民效力的时候,不幸我已经被帝国主义拘留起来。但我绝不怕死辱及国家,对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惟有以铁血来对付他。我们在物质上牺牲当然是很大,不过我们有的是人,我们可以重新建筑起来。精神的胜利可以说是绝对有把握的,努力吧,祖国的同胞!”
1937年7月25日,凌晨四点。郭沫若告别安娜和熟睡的孩子。郭沫若化名杨伯勉,于当天晚上六点登船回国抗战。
8月2日,在中国文艺协会上海分会和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举行的欢迎宴会上,郭沫若在答谢后说道:
“此次别妇抛儿专程返国,系下绝大决心,盖国势危殆至此,舍全民族一致精诚团结、对敌抗战外,实无他道。沫若为赴国难而来,当为祖国而牺牲,谨以近作七律一首聊表寸衷。”
接着朗诵了一首步鲁迅的诗作: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