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夜读」丙申大石头界碑考察记

针对此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小编自知才疏学浅,若文章有错请各位小主大人不记小人过,小编日后一定多加注意。
 丙申|「夜读」丙申大石头界碑考察记
文章插图
导读:这是一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勒石的界碑,以这块大石头为地理坐标,刻记了244年前番民孛洛和回民马有仓、马儿泥三户人家所属土地(草场)的四至界限。
 丙申|「夜读」丙申大石头界碑考察记
文章插图
大石头上的铭文。相金玉 摄初识大石头4月12日,由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物局、档案局、史志办、青林乡政府等部门组成的考察组前往全家湾村实地查看这块大石头。全家湾村坐落在青林乡政府西北6.8公里处,东南与白土垭壑村接壤,西北靠近柳林滩村,海拔2900米左右,全村总面积9.04平方千米,城西(城关镇-西海镇)公路贯穿全境。村北有一座笔立的小山,孤峰突起,山石嶙峋,灌丛聚茂,山顶有一处鄂博,当地人把这座山叫鄂博山,黑林河从山脚下一路奔腾向东流去,北边是鄂博沟自然村。据文献记载,民国7年(1918年)全姓村民从上阳山村迁居到这块群山环绕、山水相依、状如金盆、风景秀丽的宝地居住,故名“全家湾村”。2019年,全村有汉族、土族、藏族三个民族117户514人。大石头就横卧在离村东头不远的一块农田里。这天下午,风和日丽,阳气拂面,土地已经解冻,田里已经下了种。我们到达全家湾时,当地村民接到通知,带着工具老早等候在大石头周围,希望县上的专家们揭开这块搁置了不知多少年的大石头的神秘面纱。石块呈不规则状,长约3米,宽约2.5米,大部分埋在地下。村民们小心地刨开周边的黑土,经过清扫、水洗两道工序,露出了碑面,文字刻在石头西侧的平面上。据几位老汉讲述,他们小时候经常在大石头周边玩耍。老人们告诫他们,这上面有文字,要好好保护,不要随便敲打和磨蹭。这块大石头是制作墓碑、锻凿碌碡的好材料,可是一代代农民出于对文字的敬惜,从来没有人对大石头动过心思。所以展现在大家面前的石刻,除了有几处自然风化的痕迹外,其余都完好无损。文字阴刻在不太规则的长方形边框内,高97厘米,宽 70厘米,竖11 行 139字,没有标点符号,其中有两字漫漶不清。在场人员认真查勘后,摄影师给大石头碑文拍了照片。次日,县文物管理所派专人对碑文做了拓印,经文物专家和书法家仔细辨认考证,给碑刻文字加了标点,全文整理如下:番民孛洛四至:东至大石头为界;西至三卡至(子)为界;南至大石头兑(对)面南石山岭为界;北至大石头兑(对)红山岭右四道沟为界。回民马有仓四至:东至王魁地跟(根)为界;南至大石头兑(对)面石山为界;北至大河沿为界;西至大石头为界。回民马儿泥四至:西至红石山岭为界;北至八哈呼四道沟为界;东至本主地为界;南至大河沿为界。乾隆四十一年七月十二日立从碑文记述考证,这是一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勒石的界碑,以这块大石头为地理坐标,刻记了244年前番民孛洛和回民马有仓、马儿泥三户人家所属土地(草场)的四至界限。碑文中“番民”一词应当是藏族,因为清代文献中“番民”专指藏族,“孛洛”也许是笔误,疑似“索洛”,是藏族人名。回民“马儿泥”一词,亦可能为笔误,疑似“马儿里”或“马儿斯马泥”,因为回族经名中没有“儿泥”这个人名词汇。自古以来,回族人取名一般前面加姓氏,后面为经名,在西北地区,这种汉阿合语的取名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文中还出现了一位叫王魁的人名,据推测是汉族农户。通观全文,里面牵涉到回族、藏族、汉族三个民族四户地界当事人。碑刻材质为当地特有的青灰色花岗岩,体重不易挪动,所以先民们就发挥聪明才智,就地取材,以石为标,作为界碑。通碑书体拙朴,刀法粗放,想必凿刻者应为当地石匠。碑文中提到的大河沿指黑林河;八哈呼四道沟在全家湾以北,系蒙古族语,意为沟壑纵横的地方;三卡子是地名,在全家湾西北,相对于东边雪里合村的二卡子自然村。据当地村民说,古代在这里设置过驿卡,但设置年代缺乏文字记载,无法考证。这一带还有许多类似的地名,如上、下徐海图(蒙古语,意为“森林”),大、小土杆沟(蒙古语,意为“山陡水急”)等。这里海拔在3300米左右,灌丛葳蕤,植被深厚,水流纵横,是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到夏季,各种山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鸟语花香,如入仙境;到了秋季,又是另外一番景致,但见重峦叠嶂,层林尽染,霜叶流丹,秋水悠悠,一泻千里。沿城西公路一直往西,翻越黑林达坂(上清土垭壑)就到了海晏县。黑林达坂海拔3657米,是娘娘山脉的西终点,也是大通、海晏两县的分水岭。千百年来,各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劳动和栖息,留存了许许多多生产、生活痕迹。“降至周秦以及有汉,玁狁、匈奴实居于此。两晋六朝,诸羌出没。隋开皇初,吐谷浑据焉。五代之乱,其地失陷,遂为吐蕃所有。宋时属之唃厮啰,元亦仍之。明为海夷麦干所据。清初为青海蒙古部落地。”(《大通县志·沿革》)。清雍正初年,朝廷派兵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后,为了移民实边,充实人口,将大量回族从甘州、凉州、西宁等地渐次迁到大通垦地居住,而且基本上与当地各民族杂居相处。在河西多洛堡卧马村、中庄沟、毛合湾、上下阳山等村有汉族、回族和藏族杂居的记载。同治十三年(1874年)以后,清政府为“图百年之安”,实行移民互迁政策,先后两次将多洛堡各村回族迁往河北各堡,另将佰胜堡及河北各堡汉族、土族迁到此地居住。在大通县境内,阿拉伯语地名很少见,但回族迁走一百多年后的黑林脑山地区,当地汉族、土族群众却仍在沿用上、下“伊玛目”这个阿拉伯语地名。街头巷尾,老年人还给孩子们讲述“麒麟窝”的传说及回民阿奶家的奶牛故事。这对研究清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提供了重要资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