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得|古代爵位是怎么变得不值钱的?看爵位画风不断崩塌的历史演变

大家好,我们的泽宇讲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公侯伯子男,这是我国古代的爵位等级划分。在我国的各个朝代,这些爵位都代表着荣耀和权利。但是这些爵位所代表的地位却不是一成不变的,换一句话说就是他们经历了很多次地位的跌落过程,也就是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变得|古代爵位是怎么变得不值钱的?看爵位画风不断崩塌的历史演变
文章插图
【爵位画风的第一次崩塌,子爵不值钱了】我国商代时期是典型的贵族和奴隶社会,通常一个贵族成年,人们往往会称呼他为男。这应该就是最早的爵位了。而一个成年贵族获得了权利和地位,尤其是具有政治军事话语权的时候,人们会尊称他为子。这在商代应是一个非常高的礼遇。但是这个情况到商晚期发生了变化。商代晚期国力衰落,很难约束地方的邦国。也无力应对入侵的戎狄。一些强大邦国担负起抵御戎狄的任务,比如说周人。这时候商王需要依靠地方邦国的军事力量,让他们镇守一方。于是商王想到一个官职,叫方伯。伯出自“伯仲叔季”。就是老大的意思,后来的霸也是通伯字。方伯就是说商王承认了一些邦国做了区域的老大。伯的出现,瞬间让子变得暗淡了许多,这是爵位画风的第一次崩塌。也是爵位跌落之路的开始。
 变得|古代爵位是怎么变得不值钱的?看爵位画风不断崩塌的历史演变
文章插图
【爵位画风的第二次崩塌,伯爵不值钱了】方伯毕竟都是商王迫不得已册封的外人,想要控制他们,自己还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商王开始支持自己的亲信,让他们的地位在方伯之上,也叫做侯。侯的本意是箭靶,甲骨文中就像是一支箭射在靶子上一样,引申义为有本事的人。那么商王的意图就不言自明了,侯代表了一种军事力量,就是用来压制和震慑方伯的。虽然方伯上面又出现了侯,但是这还不算是一次爵位价值的跌落,毕竟侯爵在这个时代比大熊猫还珍惜,毕竟方伯也是没有几个的。但是等到周代,事情就不一样了。西周初年,武王完善了爵位体系,明确划分出了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爵位。在侯之上又出现了公。事实上公的本意是对长辈的尊称,这个爵位的设立也暗合周代推行的宗法制度。非要说公的地位怎么表现的话,那么打个比方:如果说伯是老大的意思,那么公就是爷爷的意思。以前的老大,伯,直接成了孙子辈的,可以说这应该才是爵位画风的第二次崩塌。
 变得|古代爵位是怎么变得不值钱的?看爵位画风不断崩塌的历史演变
文章插图
【爵位画风的第三次崩塌,侯爵不值钱了】爵位画风的第三次崩塌就在武王大分封的几年后,周公的大分封时期。武王姬发在对爵位进行分封的时候还是非常克制的,他册封出的公爵,除了曾经掌管过天下的历代先王的后人。比如夏代后裔杞国等。剩下的姬姓公国也就是两个叔叔的两个虢国和一个叔祖留下的虞国。至于身为武王长辈的姜子牙,因不是姬姓,所以也只是侯爵,掌管行政的弟弟周公旦也是侯爵。至于召公奭,毕公高这些巨头们干脆封一个伯爵,可见武王对于封爵还是很慎重的。但是周公分封的时候可不管那么多,成王的四个弟弟,都是侯爵!连周公自己的儿子分封在邢国也是侯爵,至于周公的弟弟们,更是跑不了一个侯爵的爵位。一时间,遍地都是侯爵国。侯爵在周公的手里就开始不值钱了。这是爵位画风的第三次崩塌。
 变得|古代爵位是怎么变得不值钱的?看爵位画风不断崩塌的历史演变
文章插图
【爵位画风的第四次崩塌,公爵不值钱了】到了春秋时期,爵位的画风有出现了第四次崩塌。本来公作为一个爵位,受封的诸侯就那么几个,但是如果有一些诸侯的国君德高望重,又是长辈的话,也会被称为某某公。比如姜太公,周公,召公,毕公,齐丁公等等。这些人的爵位可还都不是公爵。但是这种情况到春秋时期发生了变化。本来只能给德高望重的长辈们的这个称呼,到了春秋时代,什么阿猫阿狗都敢叫了。也不管他是什么爵位,什么年纪,是否有功德,都敢称公。这个时候,随便揪出一个国君都能被称为某某公。就这样公爵这个名号也不值钱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