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文章插图
这是弘忍大师的弟子神秀所写的诗,讲的是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纯净和自由。可是在如今社会,还有谁能坦然做到,不被世俗所束缚呢。在安徽省安庆市金龙山上,有一座正觉寺,寺中有一80多岁老僧释觉定,他则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为心如明镜无尘埃。在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金龙山上的寺庙里,有一个身形佝偻的僧人,身上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袈裟,眼神中还会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怜悯。
文章插图
山下的村民们看到他都会双手合十,尊敬地称呼一声大师,这位老僧人就是释觉定,他今年已经80多岁了。释觉定在此处已经生活了近40年。1981年初,44岁的释觉定来到太湖县北中镇的金龙山上,当时山上什么也没有,到处都是杂草碎石。释觉定随意搭建了一处草棚,就在这里定居生活。他还在屋后开垦出几块田地,学习佛法的同时在田里种些蔬菜瓜果,自给自足。在金龙山上一开始有间破旧的老庙,后来被人夷为平地。而释觉定有一天晚上睡觉,突然梦见了观音菩萨,菩萨叮嘱他要把山里的寺庙重新搭建起来。于是梦醒后释觉定便在山上,找到了老庙旧址,并招来一些工人重新打好了寺庙地基。
文章插图
释觉定觉得菩萨托梦给自己,必然是对自己的一番考验,于是等地基完成后,释觉定便开始一人徒手重建寺庙。他每天从山下挑起沉重的砖块,走四五公里的山路运到山上,然后为寺庙砌砖铺瓦。不管天气多么恶劣,山路多么难走,释觉定每天都坚定不移,完成菩萨交给自己的使命。几十年后,寺庙就这样被释觉定一人,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所以现如今80多岁的释觉定,拄着拐杖在寺庙里行走从未摔倒过,他说:“寺庙里每一寸的土地我都很熟悉。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
文章插图
很多人为释觉定一人建寺的事迹所震撼,认为他很有毅力。其实释觉定早在14岁就开始了苦修的生活。释觉定原名为陈多兴,在他5岁的时候就有一位僧人对他母亲说:“这个孩子与我佛有缘。”于是陈多兴从那时候,就常常被母亲带入寺庙,一起烧香拜佛。陈多兴父亲去世得早,年幼的他与母亲相依为命,14岁的时候,他对世俗的生活已经产生厌倦,于是有了向佛之心,开始吃斋念佛,每日苦读经书。两年后,陈多兴在当地一座寺庙出家,并被住持赐予法号“释觉定”。在白天,他侍奉母亲,晚上则诵经礼佛钻研佛法。
文章插图
不久之后,释觉定的母亲就因为体弱染上恶疾,去了很多医院治疗都不见好转。这时候释觉定便从“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中,有了一丝明悟:世间因果,是无人能够改变的,如果想改变一个生命的因果,得必须付出他所有的。于是为了救母亲,释觉定毅然取出小刀,将自己手臂上的肉割了下来,然后熬成汤给母亲喝。喝下肉汤后,释觉定的母亲很快就痊愈了。当地的人听说这件事后,纷纷夸赞释觉定的至孝,认为他是“佛祖转世”。然而人之寿命终有尽时,多年后释觉定的母亲也无法摆脱这一定律,因病离世。在安葬好自己的母亲后,释觉定便告别寺中僧人,开始云游四海,从尘世中领悟佛法。释觉定走的是佛教苦修之路,苦修者通过各种各样艰苦的修行,来锻炼自己。释觉定这一生便是谨遵佛门清规,不杀生、不贪欲,从出家的时候到现在,身上只穿着一件 “百衲衣”。
推荐阅读
- 嫁给泰国国王的女人们过得如何?流放海外,剃头出家,住旧房子
- 误入风月场,14岁成为督军夫人,34岁离婚创办锦江饭店,活到97岁
- 妙乐法师:俩亲姐先后出家,不顾父母挽留也入空门,24岁成住持
- 他是王莽的后裔,不仅出家当过道士,还因为唱戏唱出了名堂
- 武松独臂擒方腊之后, 宋江只说了4个字, 武松听了寒心出家六和寺
- 她是山大的女学生,长相特别漂亮,却因为一颗金蛋选择出家为尼
- 鲁智深一番话,道出了他出家的原因,也结交了二三十个真正的朋友
- 清华才子朱湘:满腹才华却让儿子饿死,29岁跳海自尽,妻子出家
- 金庸笔下六大少年高手, 其中一位年仅14岁, 武功已臻化境!
- 历史上真正的法海,考中状元,却被迫出家为僧,跟小说中有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