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何驽:战国至汉代玉器艺术考古的真正典范——评《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图录

摘要:2020 年 6 月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的《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实为战国至汉代玉器艺术考古难得的研究图录佳作。对这部优秀的研究图录进行介绍与评论,既有助于文物展览策展思路的学术研究化拓展,又是对艺术考古的艺术学研究范式短板的弥补。
刚刚收到台北故宫博物院蔡庆良先生主编的《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后文简称《实幻之间》)一书,开卷研读,比较震撼。该书是蔡庆良先生策划的于2019年 1月至 2020年 2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同名展览的图录(图一)。我认为,该书虽名为“展览图录”,实则是蔡庆良先生多年来艺术考古研究范式的实践杰作,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本展览图录完全超越了国内外传统的展览图录,更近似有关战汉玉器的艺术考古研究报告。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名词对这部著作进行准确的归档,暂称之为“研究图录”吧。我认为,从策展思路和艺术考古的角度对这部特殊的研究图录加以介绍和评论,对推动文物策展思路创新和艺术考古的健康发展,皆有所裨益。
 战国|何驽:战国至汉代玉器艺术考古的真正典范——评《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图录
文章插图
一、文物策展思路上的突破:艺术考古研究理念指导下策划的展览
蔡庆良先生长期致力于艺术考古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特别注重艺术心理学理论在艺术考古中的应用探索。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蔡庆良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师从李伯谦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便试图运用艺术心理学理论,探索商周青铜器纹样,入职台北故宫博物院之后,更是继续在艺术考古领域里借用艺术心理学之舟破雾航行。他抓住了战国至汉代玉器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独树一帜的“视力错觉艺术”的时代特征,辨析出战国玉器以“蛇(龙)”为核心母题,汉代转变为以“兽”为核心母题,并发现龙、兽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造型却与广义相对论空间里的真实形体堪有一比。基于上述艺术考古研究的心得,蔡庆良在 2019 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理论发表 100 周年之际,策划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战国至汉代玉器展,主要的目的是要引导观众在欣赏战汉玉器之美的同时,更从艺术心理学原理的角度,深刻理解战汉玉器的艺术魅力之“所以然”。如此以理论研究为先导,策划一个战汉玉器文物展览,或许不是绝无仅有,也当属凤毛麟角。如此策展的用心和理念,堪称文物策展的新典范。
坦率地讲,《实幻之间》展览的主要展品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宫旧藏战汉玉器,虽件件精品,但绝非孤品,大陆考古发现的同类玉器精品也为数不少。所以,按照传统的玉器策展思路,单纯从展示玉器的美和解读文化功能来策划一个玉器展,想出彩很难。蔡庆良先生则以“观看者”和“制作者”的视角,运用艺术心理学原理,策划了这个展览:一方面利用视觉艺术心理学的“投射”原理,唤醒观众对事物的记忆与常识经验,使观众发自内心地对“艺术家”(制作者)的艺术暗示做出思维反应,并投射到展品玉器上去,补足视觉缺省,匹配视觉错觉,完成对玉器展品的艺术“创作”;另一方面,利用装饰艺术心理学的理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原理,推演战汉玉器制作者——“艺术家”为实现动感“视觉艺术错觉”而采取的设计原理,反过来,使观众更容易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原理与情感和意图,更容易参与展品玉器的艺术创作“补完”,在领略战汉玉器艺术之美的同时,领悟艺术的真谛——艺术并非是对“真实”不折不扣的复制和再现,而是“用幻象形式显现原型的部分特征以表达人类认知世界的图示和艺术家与受众的情感”。蔡庆良的这一策展思路的突破,将不易出彩的展品玉器,变为艺术心理学科普的教具,这样的玉器展览自然别具一格,独辟蹊径,令人为之一振。
二、图录编排与内容上的突破
出版于2020 年 6 月的《实幻之间》,作为“研究图录”,显得格外另类。她跨越传统展览图录和学术研究报告之间明显的边界,从形式到内容都做出了一系列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与突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