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面对同一事情,为什么有人身心合一,有人身心分离?


认知觉醒:面对同一事情,为什么有人身心合一,有人身心分离?文章插图
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之前在做什么呀?”老和尚说:“砍柴、挑水、做饭 。 ” “那您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挑水、做饭 。 ” 行者好奇 , 又问道:“这也没什么不同啊 , 何谓得道?” 老和尚笑一笑 , 说:“得道前 , 砍柴时我惦记着挑水 , 挑水时我惦记着做饭;而得道后 , 砍柴即砍柴 , 挑水即挑水 , 做饭即做饭 。 ”
这个故事 , 就是在讲觉知 , 讲专注力 , 让我们学会“觉知当下 , 专注当下 , 享受当下” , 不再身心分离 , 而是身心合一 。

认知觉醒:面对同一事情,为什么有人身心合一,有人身心分离?文章插图
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 , 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 。
一个人的认知越清晰 , 行动就越坚定 。 俗话说得好 , 100%的相信 , 才会有100%的行动力 。 认知影响选择 , 选择决定行为 , 行为变成习惯 , 习惯影响命运 , 好命不如好习惯 。
你平时有没有过以下这些困惑:
为什么做事总爱急于求成?
为什么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
如何才能消除焦虑、保持专注呢?
这些困惑 , 都是源于一点 , 就是杂念太多 , 概念不清 , 没有觉知觉醒 。 一个人真正的耐心 , 从来不是苦哈哈的凭毅力支撑 , 而是具有长远目光、准确判断的结果 。

认知觉醒:面对同一事情,为什么有人身心合一,有人身心分离?文章插图
还有一个例子 , 是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第一次相识的时候 , 盖茨的父亲就分别给他们每人一张卡片 , 让他们在上面各写一个词 , 描述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自己 。 结果 , 两个人的答案出奇的相似 , 都是专注 。
有时候 , 我们虽然也在努力却不能够突破现状 , 往往就是因为做事不够专注 , 不够拼命 , 不够自律 , 对自己的行为不知不觉 , 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浪费了一生 。
人在世上生活 , 有时必须做出选择和决定 , 这就是人最不可缺少的一种内在的力量 , 就是觉醒 。 那些外在的力量 , 例如来自社会和朋友的帮助 , 若没有内在力量的配合 , 最多只能发生暂时的表面作用 。 也许你已经获得权力、金钱、名声、地位 , 你活得很风光 , 但唯有内在的力量才能使你活得有意义 。
周国平认为人生要有三个基本的觉醒:生命的觉醒 , 自我的觉醒和灵魂的觉醒 。

认知觉醒:面对同一事情,为什么有人身心合一,有人身心分离?文章插图
最近小编读到一本好书《认知觉醒》#今天看了一本好书#, 这本书在头条官方荐书群中 , 被众多读者评价“良心好书!太好看了!” 甚至有人说要为它自愿写上20篇书评 。 就我自己读过的体会而言 , 这真的是一本值得“裂墙推荐”的好书 , 真心力荐 。

认知觉醒:面对同一事情,为什么有人身心合一,有人身心分离?文章插图
认知觉醒
这本书的上篇是“内观自己 , 摆脱焦虑” , 作者从大脑、潜意识和元认知这三个方面 , 为我们解惑“为什么我们想改变很多坏习惯 , 但就是做不到?根源到底在哪里?
这本书的下篇是“外观世界 , 借力前行” , 作者从“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情绪力、早冥读写跑”5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实操指南 。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 往往就在于认知的差别 , 而认知上的差别又常跟你进入什么样的环境、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和读了什么书有关 。
写在最后:
我再一次郑重的向大家推荐这本也许能改变很多人命运的书:《认知觉醒》 。

认知觉醒:面对同一事情,为什么有人身心合一,有人身心分离?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