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课本上的《静夜思》,并非李白写下的原版,到底是哪里被改动了?(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果不加修改 , 我们再看宋代版本的《静夜思》时 , 我们会发现诗的第一句中 , 李白还坐在自己家中的床上“看月光” , 而到了第三句 , 他已经“咻”的一声 , 飘到了山上去“举头望山月”了 。这对于普通的明代人来说 , 是十分费解的 。
除了“床”的问题 , 又有人觉得假如是坐在床上赏月 , 那么肯定一早就知道天上的是月 , 而洒在地上的是月光了 。下一句再用“疑是” , 就不太自然 。
用了“疑是” , 就说明一开始就看到了地上的光 , 但并不知道是月光 。所以不如把首句改成“忽见明月光” , 这样显得比较突然 。没反应过来 , 才会怀疑地上的是霜 。
不过 , 李白老爱在写诗的时候用“疑是” 。他在写“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时候 , 不也早就知道那是瀑布 , 而不是银河吗?所以 , 这个版本后来就不流行了 。三、《静夜诗》宋朝版与通行版的优劣
在宋代刊印的所有《李太白全集》中 , 《静夜思》的内容全部都是一致的 , 可以确定就是李白的原稿 。
诗词歌赋|课本上的《静夜思》,并非李白写下的原版,到底是哪里被改动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原文的意思来看 , 李白极有可能当时坐在山顶或者山腰的一张胡床之上赏月 。时间是在秋天 , 也许正是中秋节前后 。最初明月还没有升上来 。
他是先看到月光洒在胡床前方的地面上 , 像一片雪白的霜华 , 才意识到明月当空 。于是“举头望山月” , 把地面山峦连绵不断的辽阔景色 , 与明月长空的高远连接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 心中顿时生起对家乡的无边思念之情 。
李白的原文意象阔大 , 如此看来是符合他个人风格的 。不过 , 这首诗到了明代的时候 , 因为“床”的解释发生了变化 , 变得有点令人费解 。于是 , 明代文人刻意共同创造出了通行的“双‘明’版” 。从此李白赏月的地点就从“山头”变成了“室内” 。
虽然失去了原诗的格局 , 但是却更容易让人明白 。并且由于“双‘明’版”模糊了地理概念 , 只要有“明月”与“家乡”就能简单地激发出普通人的共鸣 , 绝不会受到“登山望月”的限制 。
诗词歌赋|课本上的《静夜思》,并非李白写下的原版,到底是哪里被改动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管后世的吟诵者在室内还是室外 , 在山间还是船头 。在任何地方 , 只要有一个这样的明月夜 , 就能应景 。所以从诗的适应场合与传播角度来考虑 , “双‘明’版”是更为优秀的 。结语
《静夜思》的初版和教材上的版本 , 区别主要是在第一句和第三句 。教材上的版本是明清以后的定版 , 它把原版中的“看”和“山”改成了两个“明字” , 因此叫它“双‘明’版” 。
诗词歌赋|课本上的《静夜思》,并非李白写下的原版,到底是哪里被改动了?】“双‘明’版”是明代学者集体修改的成果 , 它盛行于明清两代 , 最终通过《唐诗三百首》等启蒙教材得到了最大化的普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