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打江山时与坐江山时朱元璋对同刘基的态度有何两样?

作者:史遇春
既然要说朱元璋与刘基之间的事情,那么,这里有必要先简要介绍一下刘基其人。
刘基,生于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字伯温,处州青田(今属浙江)人,故称刘青田。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23岁的刘基赴元大都参加会试,中三甲第二十六名进士。
时值兵荒马乱、战火连连,未得蒙元朝廷安排,刘基在家闲居三年。
元惠宗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刘基才被蒙元授职江西高安县丞(秩正八品)。
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刘基任职蒙元江浙儒学副提举。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刘基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并被委任为谋臣。
刘基针对当时的形势,劝朱元璋不要再尊奉韩林儿,并为朱元璋筹划用兵次序,献计朱元璋先灭陈友谅,次取张士诚,然后北定中原。
刘基所提出的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朱元璋采纳。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建百官司属。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朱元璋任命刘基为太史令。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刘基除原职太史令(院使)、御史中丞外,又兼任太子赞善大夫。
关于刘基的概况,要说的,基本如上。
至于朱元璋的情况,大家都熟悉,此处不赘。
下面,接着说朱元璋对刘基的态度。
当年,朱元璋重用刘基的时候,对其非常尊重,每每称呼他时,都言必尊“老先生”。
那个时候,在朱元璋心中,他自比刘邦;在人前,他都把刘基比作自己的子房。
子房,即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中的张良。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曾发论议云: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众所周知,张良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后又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被册封为留侯。
朱元璋把刘基比作是自己的张良,这是怎样的推崇和褒扬,可想而知。
大明王朝刚刚建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朱元璋下诏给刘基,其中有云:
“彭蠡之战中,炮声隆隆,就像天雷在头顶炸响。当时战况的惨烈,即便是鬼神临阵,也都会为之悲泣号哭。这样的状况,从早到晚,一天之中,发生了四次。我在舟中,你也在舟中。这是你我共同患难的经历。”
所谓彭蠡之战,即鄱阳湖之战,事在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七月。当时,朱元璋统兵二十万,向被陈友谅围困的洪都(今江西南昌)进发。陈友谅获悉后,撤出对朱元璋之侄朱文正和邓愈长达八十五天的包围,迎战朱元璋。于是,双方在鄱阳湖展开了决战。此次水站,从农历八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三日结束,持续进行了三十六天。其间,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友谅,最终取胜,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朱元璋在给刘基的诏书中还说:
“今年夏天,因夫人辞世,留下孩子年幼,所以让你暂时回家。可是你回去之后,久未还朝,我心中很是挂念。”
朱元璋又说:
“现在天下一家,你应该疾速归来,也好你我君臣共结盟约,对你进行叙功封赐。你如果快马加鞭,马上还朝,我心中会非常欢悦。”
在这份诏书之中,朱元璋向刘基叙述他们当日在困难忧患、兵事战乱之中一起经历的艰苦,说及刘基不在身边时自己的忧戚。
就诏书的内容看,朱元璋和刘基之间,还真是亲如家人、情同父子。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刘基被授职为弘文馆学士。
本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刘基被授职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并封诚意伯,享禄二百四十石。


推荐阅读